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夜郎县

夜郎县

①西汉置,属牂牁郡。为都尉治。治所在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南。东晋南朝时为夜郎郡治。梁大宝后废。

②南朝梁置,为夜郎郡治。治所在今湖南辰溪县境。隋废。

③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夷州。治所在今贵州石阡县西南。贞观初废。

④唐贞观中置,属巫州。治所即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西便水市。长安四年 (704) 为舞州治。开元十三年 (725) 为鹤州治。二十年 (732) 为业州治。天宝元年 (742) 改为峨山县。

⑤唐贞观十六年 (642) 置,为珍州治。治所在今贵州正安县西北。天宝元年 (742) 为夜郎郡治。乾元元年 (758) 复为珍州治。五代时废。北宋大观二年 (1108) 复置,移治今桐梓县西北夜郎乡。宣和三年 (1121) 废。


古县名。(1)西汉建元六年(前135年)以夜郎地置,治所不详。为都尉治。始属犍为郡,元鼎六年(前111年)后属牂柯郡。东晋、南朝时为夜郎郡治,南朝梁太清二年(548年)后废。寻复置,东移治今湖南省辰溪县境内。为夜郎郡治。隋开皇九年(589年)废。(2)唐武德四年(621年)置,约治今贵州省石阡县西南。属夷州。贞观元年(627年)废。(3)唐贞观八年置,治今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西南。曾先后为舞州、鹤州及业州治。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峨山县。(4)唐贞观十六年置,治今贵州省正安县西北。为珍州治,天宝、乾元年间为夜郎郡治。唐末废。(5)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置,治今贵州省桐梓县北。属溱州。宣和二年(1120年)废。


猜你喜欢

  • 骆驼巷卡伦

    清置,即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北骆驼巷。清道光 《新疆识略》 卷2巴里坤: 骆驼巷卡伦 “距城七十里”。清末废。

  • 金简台 (臺)

    在今湖南衡阳市南岳区黄庭观右。《清一统志 ·衡州府一》: 金简台 “相传神禹藏书处”。

  • 大复山

    在今河南桐柏县东。《续汉书·郡国志》 南阳郡平氏:“桐柏大复山,淮水出。”注引《荆州记》曰:“桐柏淮源涌发,其中潜流三十里,东出大复山南,山南有淮源庙。”

  • 南城镇

    即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南南城镇。古名东海城,南齐置东海县于此。(1)在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区东南部。面积4.8平方千米。人口1万。镇人民政府驻南城,人口 9700。南北朝时筑城,曾名临海镇、东海城、凤凰城。

  • 沙木笼山

    又作杉木笼。在今云南陇川县东北杉木笼。地势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明一统志》卷87南甸宣抚司:沙木笼山“在司南一百里,上有关,立木为栅,周围一里”。《明史·麓川土司传》:正统七年(1442),王骥征麓

  • 狼牙口

    即狼牙岭。今河北涞源县西南狼牙口。《方舆纪要》 卷14定州: 狼牙口 “在倒马关西南六十里,三关外墙至此与内墙合为一”。《元史· 张柔传》: 戊寅 (1218),“国军出紫荆口,柔所部逆战于狼牙岭,马

  • 禾嘉场

    旧名何家场。即今四川仁寿县东南禾加镇。

  • 惠民县

    清雍正十二年 (1734) 置,为武定府治。治所即今山东惠民县。1913年废府,属山东济南道。1925年改属武定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在山东省北部。属滨州市。面积1365平方千米。人口62.2万。

  • 勒科尔乌兰托布逊山

    在今青海、新疆二省区界上,为昆仑山脉之中支。北脉东延为巴颜哈拉得里奔山、巴颜喀喇山。南达西藏与唐古拉山相连。山上四季积雪。《清史稿·地理志》: 青海有 “勒科尔乌兰达布逊山”。

  • 怀昌郡

    西魏废帝二年(553)置,属洋州。治所在怀宁县(今陕西西乡县西)。北周天和五年(570)废。西魏废帝二年(553年)置,治怀宁县(今陕西西乡县西)。属洋州。辖境约当今陕西省西乡、洋县等县一带。北周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