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复 (復) 州厅

复 (復) 州厅

清雍正四年 (1726) 分盖平县地置,属奉天府。治所在复州城 (今辽宁瓦房店市西北复州城镇)。辖境相当今辽宁瓦房店市和大连市金州区一带。十一年 (1733) 改为复州。


猜你喜欢

  • 合会县

    唐武德四年(621) 置,属东会州。治所在今山西岚县西北十五里合会村。六年(623)废。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析宜芳县置,治今山西省岚县西合会村。属岚州。九年废入宜芳县。

  • 子云城

    即紫云城。在今四川犍为县东南二十五里子云山。《方舆纪要》卷72犍为县:紫云城“在县东南十五里,亦曰子云城。相传杨子云曾居此。宋宝祐中兵乱,筑城置戍于此”。

  • 玉钩斜

    ①在今江苏扬州市。戏马台下有路曰玉钩斜,为隋葬宫女处。《方舆胜览》卷44扬州:玉钩斜,“《桂苑丛话》:唐李蔚自大梁移镇淮海,见郡寡胜游之地,命于戏马亭西连玉钩斜道葺亭名曰‘赏心’。坡诗:路失玉钩芳草合

  • 石淙

    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南三十里。《清一统志·河南府一》:石淙水,“唐武后与群臣游宴赋诗于此。薛曜序云,‘石淙者俗谓之平乐涧。……’《旧志》:源出嵩山,南流经告成镇东五里,又南入颍”。

  • 五水关河

    在今河南商城县西南。《方舆纪要》卷50商城县:五水关河在“县西南十里。其源为考溪十八道,河出铜井山,旋转迂回,西南流为五水,入光山县界,合泊陂河而入淮”。

  • 青岛

    即今山东青岛市南青岛湾中之小青岛。清道光 《胶州志》 总图有 “青岛”。民国 《胶澳志》 卷2:“青岛在青岛湾内,距岸不足一海里,旧隶即墨。德占胶澳后,遂著名于世。日人改名加藤岛。我国接收仍名青岛。山

  • 沁源县

    北魏建义元年(528)置,为义宁郡治。治所即今山西沁源县。《元和志》卷13:“因沁水为名。”隋开皇十六年(596)为沁州治,大业初属上党郡。唐复为沁州治。北宋属威胜军。金初属沁州,元光二年(1223)

  • 仙掌县

    唐垂拱元年(485)改华阴县置,属华州。治所即今陕西华阴市。神龙元年(705)复名华阴县。古县名。唐垂拱元年(685年)改华阴县置,治今陕西省华阴市。初属华州,后改属太州。神龙元年(705年)复名华阴

  • 南恩路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改南恩州置,治所在阳江县 (今广东阳江市)。辖境相当今广东阳江、阳东、阳西、阳春等市县地。十九年 (1282) 复改为南恩州。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以南恩州改置,治阳江

  • 罗禄洞

    亦作罗渌洞。在今广西武宣县东南、桂平县西北罗渌山。《明史· 广西土司》:嘉靖十八年(1539),征讨大藤峡瑶民,“右军万六千人,分四道,攻碧滩、罗渌上、中、下洞等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