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门镇
唐置,属延昌县。在今陕西安塞县西北塞木城。《元和志》 卷3延昌县: “塞门镇,在县西北二十里。镇本在夏州宁朔县界,开元二年移就芦子关南金镇所安置。” 北宋为塞门砦,属延安府肤施县。
唐置,属延昌县。在今陕西安塞县西北塞木城。《元和志》 卷3延昌县: “塞门镇,在县西北二十里。镇本在夏州宁朔县界,开元二年移就芦子关南金镇所安置。” 北宋为塞门砦,属延安府肤施县。
在今江西石城县东。《方舆纪要》 卷88赣州府石城县: 笋石 “在县东十里。高百余丈。其山皆石,望之若丹霞”。
亦作芜菁平。在今四川武胜县南二十里旧县。《元史·地理志》:“定远,本宋地名女菁平。元至元四年,便宜都总帅部兵创为武胜军,后为定远州。”
在今湖北竹山县东北。《舆地纪胜》卷86房州:仓乐山“在竹山县东北百余里。《旧经》云,昔有邑人徐元周,家富积粟于此。后遇饥馑,民乏食,发仓粟以救饥。乡人德之,故名此山”。
1913年由陇东道改置,属甘肃省。治平凉县 (今甘肃平凉市)。辖境约当今甘肃环县、镇原、平凉、华亭以东和静宁、庄浪、张家川3县及宁夏固原地区所属诸县。1927年废。1914年6月由陇东道改名,治平凉县
①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属朶甘思、哈答、李唐、鱼通等处钱粮总管府。治所在哈答城(今四川道孚县东南协德乡)。后废。②清雍正六年(1728)改建昌卫置,属四川省。治所在西昌县(今四川西昌市)。辖境相
在今湖北武汉市蔡甸区西南。1941年冬,新四军第五师为把鄂中的汉川、汉阳、沔阳游击区建成抗日根据地,乘武汉地区日军抽兵增援华北和准备南进,该地兵力减弱的机会,集中一部兵力,结合地方武装,对盘踞汉阳县
在今福建上杭县东北旧县。《方舆纪要》卷98上杭县:平西驿在“县东三十余里。成化六年置”。
在今四川盐源县。有盐井。民国《宁属调查报告汇编》:“其井一在市南街中,井深四十五尺,井口作长方形。可容四对水桶同时上下,称为班井。一在市东小溪南岸白崖之下,称为白崖井,或名硝水井,井为一大坑,较平地低
即今广东从化市。明弘治九年(1496)从化县由横潭村(今花都市新华镇横潭村)迁治于此。
即今湖南泸溪县西南五十里白羊溪乡。明置溪洞巡司。清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