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濮
春秋时卫地。在今山东鄄城县西南临濮集。《春秋》: 僖公二十八年 (前632),“晋侯、齐师、宋师、秦师及楚人战于城濮,楚师败绩”。即此。一说在今河南开封县陈留附近。
古邑名。春秋卫邑。在今山东省鄄城县西南临濮集,一说在今河南省开封县陈留附近。《春秋》僖公二十八年(前632年):“晋师、齐师、宋师、秦师及楚人战于城濮,楚军败绩。”即此。
春秋时卫地。在今山东鄄城县西南临濮集。《春秋》: 僖公二十八年 (前632),“晋侯、齐师、宋师、秦师及楚人战于城濮,楚师败绩”。即此。一说在今河南开封县陈留附近。
古邑名。春秋卫邑。在今山东省鄄城县西南临濮集,一说在今河南省开封县陈留附近。《春秋》僖公二十八年(前632年):“晋师、齐师、宋师、秦师及楚人战于城濮,楚军败绩。”即此。
清嘉庆七年 (1802) 置,属汉中府。治所即今陕西镇巴县。因汉封班超为定远侯,食邑于此,故名。1913年改为定远县。清嘉庆七年(1802年)析西乡县置,治今陕西省镇巴县。属汉中府。1913年降为县。
即地斤泽。在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西南。《宋史·党项传》: 淳化二年 (991),李继迁居王庭镇,赵保忠往袭之,继迁奔铁斤泽”。即此。
即琅邪郡。治所瑯邪县 (在今山东胶南市西南琅琊镇)。
在今青海天峻县北。《隋书·炀帝纪》: 大业五年 (609),炀帝西巡,命 “将军张寿西屯泥岭”,即此。古山名。在今青海省刚察县西北。隋大业五年(609年),隋将张寿率军屯驻于此,以击吐谷浑。
又名新平镇、陶阳镇。今江西景德镇之别称。以地处昌水之南而得名。北宋景德年间改名景德镇。昌南之名遂渐湮废。水土宜陶瓷。从唐以来,所产陶瓷闻名于世。古镇名。又名新平镇。以地处昌水之南得名。即今江西省景德镇
明洪武中千户所置,属南直隶中军都督府。治所在今江苏高邮市。清康熙十七年 (1678)废。
即今黑龙江省青冈县西北祯祥镇。民国《黑龙江志稿》 青冈县图: 西北有祯祥镇。在黑龙江省青冈县西北部。面积290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祯祥,人口4590。清末称祯祥社,1939年改称祯祥村
即石亭塘。今湖南醴陵市西四十八里石亭乡。清光绪《皇朝中外一统舆图》:醴陵县西有石亭。
清雍正十二年(1734)置,属宁朔卫。治所在今内蒙古凉城县西南永兴乡。乾隆十五年十二月(1751年1月)改置宁远厅。
又名师过渡。在今江西进贤县北三阳街。《方舆纪要》卷84南昌府进贤县:三阳渡“相传伍子胥为吴伐楚,师尝经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