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双流县

双流县

隋仁寿元年(601)以避炀帝讳改广都县置,属益州。治所即今四川双流县。《元和志》卷31双流县:“因以县在二江之间,仍取《蜀都赋》云:‘带二江之双流’为名也。”大业初属蜀郡。唐复属益州。至德二年(757)属成都府。元属成都路。明洪武十年(1377)废入华阳县,十三年(1380)复置,属成都府。清康熙元年(1662)并入新津县,雍正六年(1728)复置。民国初属四川西川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


在四川省中部。属成都市。面积1102.97平方千米。人口88.4万。辖17镇、9乡。县人民政府驻东升镇。汉置广都县,治今中和镇,属蜀郡。东晋徙治今文星镇,属宁蜀郡。隋仁寿元年(601年)改名双流县,徙治今东升镇,属益州。取晋左思《蜀都赋》“带二江之双流”为名。唐龙朔二年(662年)析双流县于今华阳镇再置广都县,至德二载(757年)同属成都府。元省广都县入双流县,属成都路。明洪武十年(1377年)双流县省入华阳县;十三年复置,属成都府。清康熙元年(1662年)并入新津县,雍正六年(1728年)复置。1913年属川西道,1914年属西川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50年属川西行署区温江专区,1952年隶四川省温江专区。1958年省入温江县,1962年复置。1965年华阳县并入。1968年属温江地区,1977年属成都市。地处成都平原东南部。县东南为龙泉山中段西麓低山丘陵地带。岷江水系府河及江安、杨柳、金马等河自北向南流经。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稻、小麦、油菜籽等。家畜以“成都麻羊”闻名。竹编工艺享誉国内。有膨润土、型砂、芒硝等矿。除采矿外,有机械、氮肥、羽绒、纺织、建材、食品等工业。成昆铁路和川藏、成三公路纵贯,德乐、成双公路经此。县内成都双流机场是西南最大航空港。名胜古迹有广都城遗址、二江寺卷拱石桥、金华庵、卧云寺、瞿上城等。


猜你喜欢

  • 大城潭

    在今湖北黄陂县北。《方舆纪要》卷76黄陂县:大城潭“在县北八十里。县西北境诸水多汇入焉,引流而南入县前河”。

  • 会宁府路

    金正隆二年(1157)改上京路置,治所在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市南白城)。辖境约当今黑龙江中下游, 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流域和大兴安岭一带。大定十三年(1173)复名上京路。金正隆二年(1157年)改

  • 老人岩

    在今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西南四里。《舆地纪胜》卷114融州:老人岩“在城西五里。旧传有垂白老人柱杖悠扬其上。洞在山半,高峻不可登。旁有一洞穿出,阔五六丈,深二十丈。郡因其势,增延屋阁,凭栏一视,如在半天

  • 癸巳湖

    在今湖北公安县西,跨松滋县界。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 公安县西与松滋县交界处有 “癸巳湖”。

  • 泰山墩

    在今江苏淮阴县西南,去码头镇二里许。即漂母墓。后人因墩下有东岳祠,名为泰山墩。

  • 大堡

    即今辽宁凤城市东北四十里大堡蒙古族镇。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凤凰厅:“厅东四十五里大堡。”

  • 信度河

    即辛头河。今巴基斯坦境内之印度河。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 卷2: “健驮逻国,东西千余里,南北八百余里。东临信度河。”

  • 大溶江

    古名沩水,又名融江、大融江。今广西东北部漓江上源支流。《清一统志·桂林府一》:大融江“亦曰大溶江”。

  • 重丘

    ①春秋齐地。在今山东茌平县西南二十五里。《春秋》: 襄公二十五年 (前548),“诸侯同盟于重丘”。杜注: “重丘,齐地。” 关于重丘的地望历来众说纷纭: (1) 《寰宇记》 卷54博州聊城县载: “

  • 白亭城

    即今河南扶沟县北四十五里白亭城。《魏书·地形志》 扶沟县:“有白亭城。”《寰宇记》卷2扶沟县:“白亭,《陈留风俗传》云:扶沟县有帛乡帛亭。《舆地志》:鄢陵,楚之边邑也。平王封太子建之子胜白公,因居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