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县前河

县前河

①即今湖北麻城市南之举水。《方舆纪要》卷76麻城县:县前河“在县治南。源出河南光山县境之黄土关,至县东南下流入黄冈县之长河,出团风口入江”。

②在今湖北黄梅县南。《方舆纪要》卷76黄梅县:县前河“其源有三:一出龙坪山,一出县北三十里之小溪山,一出县东北五十里之鼓角山,合流至县前, 由小池口入江”。

③即今湖北兴山、秭归县境之香溪河。《明史·地理志》兴山县:“南有香溪,亦曰县前河,南流入江。”

④即今湖北黄陂县南滠河下游。《方舆纪要》卷76黄陂县“滠河”条下:“县前河在县治南一里。上接滠河。春夏水涨,武湖、石子湖之水泛溢入焉,往往为害,下流亦通沙河口入江。”

⑤在今湖北省大冶市南。《方舆纪要》卷76大冶县:县前河“在县南。西境诸水皆汇流于此,潴为金湖, 又县东六十里入兴国州界,注于��源湖”。


猜你喜欢

  • 黄土岭

    ①在今河北易县西南九十里。《方舆纪要》卷12易州: 黄土岭 “路达山西广昌县。今置城设兵于此,防御要害”。②在今河北涞源县东南。1939年11月,日军阿部规秀中将亲率一千五百余人,出动数百辆卡车,侵占

  • 内亭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新化县置,属钦州。治所在今广西灵山县西南陆屋镇。《元和志》卷38内亭县:“因内亭水为名。”大业初属宁越郡。唐属钦州。北宋开宝五年(972)废入灵山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

  • 应元溪

    在今云南元谋县南。《清一统志·武定州》:应元溪“在元谋县南。源出本州虚仁驿,流经马头山入县,县中田亩皆资其灌溉,下流合于西溪河”。

  • 赵家铺

    即今江西进贤县北四十里赵埠乡。清同治《南昌府志》 卷6: 赵家铺市 “距 (进贤县) 城四十里”。

  • 教合三部

    亦作教化三部、强现三部。在今云南文山县西四十里波些山下。元 《招捕总录·云南》:“至大元年,教合三部来龙砦大头渐恐等反。”

  • 七曲山

    在今四川梓潼县东北二十里。山腹有路,盘转七曲,因名。《寰宇记》卷84梓潼县:“《郡国志》云:(张)恶子昔至长安,见姚苌,谓曰:却后九年,君当入蜀,若至梓潼七曲山,幸当见。寻至建元十二年,随杨安南伐,未

  • 平银江

    即今广西钦州市东北大风江。《清一统志·廉州府》:平银江“在钦州东三十里。上流即灵山县之大洸江,流经州东有平银渡,与灵山县分界。又南由大观港入海,与合浦县分界”。

  • 天福山

    在今山东文登市东二十八里天福山镇。1937年胶东特委以昆嵛山红军游击队为基础,于12月24日拂晓在此举行武装起义,特委书记理琪宣布成立“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成为胶东抗日主力。1949年后在此建

  • 珉玉坑

    在今河南息县西南淮水中。《元和志》 卷9新息县: “珉玉坑,在古息城东南五步,周回一百五十步,深三尺,其玉颜色洁白,堪为器物,隋朝官采用,贞观中亦令采取。其后为淮水所没。开元中淮水东移,珉坑重出,其玉

  • 金乡堡

    即今河南汝南县北二十六里金铺乡。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11: 同治四年 (1865) 七月,赖汶光 “掠汝阳之金乡堡、祖师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