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坑隘
在今福建顺昌县南。《方舆纪要》 卷97顺昌县: “原坑隘在县南三十里。山溪盘结,至为险隘,南通沙县,西南达汀州之归化县。”
在今福建顺昌县南。《方舆纪要》 卷97顺昌县: “原坑隘在县南三十里。山溪盘结,至为险隘,南通沙县,西南达汀州之归化县。”
在今辽宁绥中县西南。《方舆纪要》卷37广宁前屯卫:杏花沟在“卫东北三十五里”。
即今辽宁海城市东南十五里营城子。《旧唐书·太宗纪》:贞观十九年(645)征高丽,“六月丙辰,师至安市城”。即此。在今辽宁省海城市东南营城子。唐贞观十九年(645年)李世勣克高句丽安市城,即此。
又名石洞峡、黄葛峡。在今四川重庆市东北。《元史·步鲁合答传》: 至元十一年(1274)“进攻重庆,宋军突围出走铜锣峡”。《方舆纪要》卷69重庆府巴县: 铜锣峡在“府东二十里。悬崖临江,下有园石,如铜锣
即今山东青州市北朱良镇。明嘉靖《青州府志》卷11:朱良店在“城北四十里”。
北魏改魏县置,属东魏郡。治所在今山东邹平县东长山镇东北。北齐废。古县名。北魏改魏县置,治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属广川郡。北齐废。
即今山西五台县东滤淲河。源出山西五台县西北十五里大王村,东南径县南后汇淲阳河、清水河入滹沱河。《元和志》 卷14五台县: “虑虒水在县北十五里。” “汉虑虒县属太原郡,因虑虒水为名也”。
即今广西博白县西南七十里沙河镇。明置巡司于此,清为沙河寨巡司。
东晋十六国之一。东晋太元十年(385),鲜卑族首领乞伏国仁称大单于,建元日建义,筑勇士城(今甘肃榆中县东北)而都之。十三年(388),其弟乾归称河南王,迁都金城(今甘肃兰州市西北西固城)。后又迁都苑川
在今广西融安县南。《方舆纪要》 卷109融县: 采蓝洞 “在县东北二十里。四山环列,洞中平地如砥”。
明初置,属碾伯所。即今青海乐都县东老鸦城。《方舆纪要》卷64碾伯所:老鸦城堡“在所东五十里”。《清一统志·西宁府二》:老鸦堡“城周三百八十步,有把总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