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汝原县
北魏孝昌三年 (527) 置,属汝北郡。治所在今河南汝州市。后改为汝原县。
古县名。北魏初置,治今河南省汝州市。属汝北郡。北齐先后为汝北郡、汝阴郡治。后改名汝原县。
北魏孝昌三年 (527) 置,属汝北郡。治所在今河南汝州市。后改为汝原县。
古县名。北魏初置,治今河南省汝州市。属汝北郡。北齐先后为汝北郡、汝阴郡治。后改名汝原县。
在今湖南宜章县北三十五里。即黄岑山东麓。两峰对峙,盘折而上。《舆地纪胜》 卷57引《图经》 云: “路登陟盘旋摺叠,故名摺岭。” 明嘉靖时,知县胡勃凿山开道,行者便之。
又作保马水关。明置,属保德州。在今山西河曲县南。有得马水巡司驻此。后废。
即呵罗单国。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宋书·文帝纪》 载:元嘉七年至二十九年(430—452)诃罗单国曾四次遣使献方物。
金明昌四年 (1193) 置,为桓州治。治所在今内蒙古正蓝旗北四郎城。元废。古县名。金明昌四年(1193年)置,治今内蒙古正蓝旗西北。元废。
在今山西朔州市东北三十里。《清一统志·朔平府》: 金龙池 “在朔州马邑乡西北十里”。即此。
在今四川甘孜县境。清雍正七年 (1729) 置科则土百户。
在今天津市蓟县西北二十五里盘山少林寺东石壁,寺有清泉水池。清道光《蓟州志》卷2:少林寺东,“石壁凿红龙腾跃水面,旁镌‘红龙池’三隶字,……前有‘大定七年’四字”。
即今广东台山市东南海中大襟岛。《郑和航海图》作“大金”。
①清代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市)市街分为三部分:中为宫殿区;西为喇嘛区;东为商业区。俗称西区为西库伦,东区为东库伦或买卖城。②今蒙古国克鲁伦河西岸克鲁伦城,旧称东库伦。③即小库伦。今内蒙古库伦旗。(1
当今哈萨克斯坦境之巴尔喀什湖(或吉尔吉斯斯坦之伊塞克湖)。唐李白《战城南》诗云:“洗马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李阳冰《草堂集序》:“中叶非罪,谪居条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