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兴州
唐武德七年 (624) 置,治所在义兴县(今江苏宜兴市)。八年 (625) 废。
唐武德七年(624年)置,治义兴(今江苏宜兴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宜兴市。八年废。
唐武德七年 (624) 置,治所在义兴县(今江苏宜兴市)。八年 (625) 废。
唐武德七年(624年)置,治义兴(今江苏宜兴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宜兴市。八年废。
古道路名。古代甘肃入四川的道路之一。以景谷 (今青川河) 而名。由今甘肃文县顺白龙江而下,至四川青川县东北之白水镇,南下经广元市西南之宝轮院,南转至剑阁; 或由白水镇向西溯青川河而上,由青溪镇转南至平
在今河北滦平县南。《清一统志 ·承德府》 “黄崖堡” 条引 《方舆纪要》 曰: “水出古北口外,自大、小黄崖流入密云县境”; 又引 《畿辅志》曰: 墙子岭关 “北为大黄崖,又稍北为小黄崖,皆有堡”。
又名封溪水、封江。即今广西贺县南贺江。《元和志》 卷37临贺县: “临水东去县十步。又有贺水合,更名临贺水。”即“封水”。
秦置,属东郡。治所在今山东阳谷县东北五十里阿城镇。三国魏属济北国。南朝宋属济北郡。大明元年(457)废。北魏复置。东魏移治今东阿县西南。唐属郓州。北宋开宝八年(975) 徙治南谷镇(今山东平阴县西南东
①在今河北景县东十七里安陵乡。明置巡司于此。②即今山东菏泽市西南五十二里大黄集东南安陵。《水经·济水注》:“济水又东径秦相魏冉冢南。冉,秦宣太后弟也,代客卿寿烛为相,封于穰,益封于陶,号曰穰侯……卒于
在今陕西安康市西北五里。《清一统志·兴安府一》:西城山,“《旧州志》:古西城县建在山下”。
1913年改哈密厅置,属新疆迪化道。治所即今新疆哈密市。清乾隆 《西域同文志》 卷2: 哈密,“回语,哈勒密勒之转音。合勒,瞭望之谓; 密勒,墩台也。地有瞭台,故名”。一说哈密二字的原意为 “太阳伯”
在今山东郯城县。《续汉书·郡国志》 东海郡郯县注引 《博物记》: “有勇士亭,即勇士菑丘欣。”
明置,属盖州卫。在今辽宁营口市东南大白庙子东北。明 《辽东志》 卷2: 梁房口关“ (盖州) 卫西北九十里,海运舟由此入辽河”。产盐。
即今斯里兰卡。南宋周去非 《岭外代答》“海外诸蕃国” 条: “直交阯之南,则占城、真腊、佛罗安也。交阯之西北,则大理、黑水、吐蕃也。于是,西有大海隔之。是海也,名曰细兰。细兰海中有一大洲,名细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