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北都

北都

①西晋建兴元年(313),鲜卑拓跋猗卢筑盛乐城以为北都。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

②唐武则天长寿元年(692)因并州是武氏故里建为北都。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神龙元年(705)废。开元十一年(723)又因并州为唐高祖发祥地,复建为北都。天宝元年(742)改为北京。上元二年(761)停京号,次年又称北都。

③五代唐同光元年(923)四月升镇州为真定府,建号北都。在今河北正定县。同年十一月罢都。

④五代唐同光元年(923)十一月改西京太原府为北京,亦称北都。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沿至后晋、后汉不改。


(1)西晋建兴元年(313年)鲜卑拓跋猗卢筑盛乐城以为北都,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2)武周长寿元年(692年),因并州是武氏故里,建为北都,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晋源镇一带。唐神龙元年(705年)罢。开元十一年(723年)又因并州为唐高祖的发祥地,升为太原府,建北都。天宝元年(742年)改称北京。上元二年(761年)停京号;次年又称北都。(3)五代唐同光元年(923年)四月升镇州为真定府,建号北都,十一月罢都。(4)五代唐同光元年十一月,改西京太原府为北京,一称北都,沿至晋、汉不改。


猜你喜欢

  • 临川县

    ①隋开皇九年 (589) 改临汝县置,为抚州治。治所在今江西临川市西五里。大业初为临川郡治。唐武德五年 (622) 复为抚州治。天宝元年(742) 仍为临川郡治,乾元元年 (758) 复为抚州治。宝应

  • 鬲昆

    亦作隔昆。秦、汉时北方部落。在今俄罗斯鄂毕河上游与叶尼塞河上游之间。《史记· 匈奴列传》: 秦末汉初,匈奴冒顿单于时强盛,“后服浑庾、屈射、丁零、鬲昆、薪犁之国”。

  • 神川

    即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东北腊普河,北流转东汇入金沙江。“腊普” 又作 “喇普”,藏语意即神川。《新唐书·南诏传》: “牟寻遽遣兵五千人戍吐蕃。乃自将数万踵其后,昼夜兼行,乘其无备,大破吐蕃于神川,遂断

  • 城阳镇

    民国置,即今山东青岛市北城阳区驻地城阳镇。滨临胶州湾。清同治 《即墨县志》 卷2 《市廛》 有城阳。在山东省莒县中部、沭河西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67.5平方千米。人口13万。镇人民政府驻东大街。因

  • 石空寺山

    在今宁夏中宁县西北。《明一统志》卷37宁夏中卫:石空寺山“在卫城东七十里, 山有石空寺”。清乾隆《宁夏府志》卷3:石空寺山“在(中卫)县东八十里,石空堡西北”。宣统《甘肃新通志》卷1:石空寺山“在中卫

  • 乌充山

    即今云南开远市东之东山。明、清称乌充山。《明一统志》卷86临安府:乌充山“在阿迷州东一十五里。又名东山,尝有鸟飞集其上。其西有禄丰山, 又其西有蓬和山,三山相连,环抱州治”。

  • 安岳山

    亦名多岳山、岳山。在今四川安岳县南。《元和志》卷33安岳县:安岳山“在县西南一里”。《舆地纪胜》卷158普州:乾艾山,“《九域志》载:郡治安岳山。耆旧相传,以安乐岳山在郡南岳阳坝”。

  • 南左翼中旗

    即和硕特南左翼中旗。在今青海同德县西南黄河以东一带。

  • 乌撒路

    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属云南行省。治所即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为乌撒府。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于乌蛮乌撒部地置路,治今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辖境相当

  • 临漳郡

    亦作临瘴郡、临障郡。南朝宋置,属越州。治所在今广西浦北县南旧州村东。《寰宇记》 卷169石康县: 临瘴郡 “以界内瘴江为名”。南齐置漳平县,为临漳郡治。辖境相当今广西合浦、浦北、灵山三县相连地区。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