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遐镇
北宋置,属融水县。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牙洞。南宋改为北遐寨。
古镇名。北宋置,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北牙洞。南宋改为寨。
北宋置,属融水县。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牙洞。南宋改为北遐寨。
古镇名。北宋置,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北牙洞。南宋改为寨。
一名闹沟。在今湖北襄樊市北。《晋书·庾翼传》: “胡贼五六百骑出樊城,翼遣冠军将军曹据追击于挠沟北,破之。” 即此。
即今湖北枣阳市东北四十里鹿头镇。明置巡司于此。
即今云南富宁县东北剥隘镇。《清一统志·广南府》: 剥隘 “在 (宝宁) 县东南三百九十里,与广西田州之喇村及归顺州之送那邨接界”。民国时设县佐。
亦名通济堰。唐开元二十八年(740)益州采访使章仇兼琼开,在今四川新津县西南宝子山下,引岷江水溉江西农田。《新唐书·地理志》 新津县:“西南二里有远济堰,分四筒穿渠,溉眉州通义、彭山之田。”即此。即“
即今陕西府谷县北六十里清水乡。《方舆纪要》 卷61榆林镇: 清水营 “明成化五年,立营屯兵,为镇境东路要口”。
即今台湾省南投县东北仁爱乡。原为高山族村社。1930年雾社高山族同胞举行反日起义,即“雾社事件”。今街头建有抗日纪念碑。在台湾省本岛中部山区,属南投县,距埔里镇23千米。位浊水溪上源与眉溪的分水岭上,
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雷洞坪至金顶之间的山道。南宋范成大《吴船录》卷上:“过新店八十四盘娑罗平……自娑罗平过思佛亭、软草平、洗脚溪,遂极峰顶光相寺。”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11峨眉县:“由雷洞坪
①即今四川平武县西北白马藏族乡。《方舆纪要》卷73龙安府平武县:白马寨在“府北三百里,番寨也。《志》云:白马番北通阶、文,西抵漳腊,其生番号黑人,延袤数百里。碉房不计,有名色可举者凡十八寨,多不过四五
即今台湾省台东县南太麻里溪。《清史稿·地理志》 台东州:“大苗里溪”等“并在州东南,入于海”。
又作乌鲁苏穆丹。明末清初索伦部城寨,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库马拉稍南科尔沙科沃附近黑龙江河湾内。乾隆《钦定盛京通志》卷32:乌鲁苏在“(黑龙江)城西北三百里,在乌鲁苏河北岸,周一百三十步。城北即……乌鲁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