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北河

北河

①清雍正八年(1730)置直隶河道水利总督,驻天津(今天津市),掌防治北河,即直隶(今河北省及北京、天津二市)境内的南北运河、永定、大清、子牙、滹沱等河,称为北河总督。乾隆十四年(1749)后北河总督例由直隶总督兼理。

②即黄河北河。今内蒙古杭爱后旗、临河市、五原县北之乌加河。曾为黄河之正流。

③指今新疆天山以南之塔里木河。《水经·河水注》:“北河自岐沙东分,南河即释氏《西域记》所谓二支北流,径屈茨、乌夷、禅善,入牢兰海者也。”


(1)古水名。(1)有广狭二义:1.黄河自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北流过内蒙古自治区磴口县折而东流,西东流向一段对南北流向一段而言,彼为“西河”,此为“北河”,是为广义。《史记·秦本纪》:惠文王更元五年(前320年),“王游至北河”;昭襄王二十年(前287年),“又之上郡北河”;《秦始皇本纪》:三十六年(前211年),“迁北河榆中三万家”;《卫将军列传》:“梁北河”,均属广义,所指则为北河之东段,即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黄河。2.黄河自磴口县以北分为南北两支:北支约当今乌加河,南支约当今黄河。清代以前北支乌加河为黄河经流,南支为支流,前者称“北河”,后者称“南河”,是为狭义。如《水经注·河水》叙至临戎县(今磴口县北布隆淖村西南古城)西,有“南河”、“北河”之分,所叙“北河”或径作“河水”、“河”,不加“北”字,其径流即今乌加河;凡言“南河”处必加“南”字,则其时“北河”为经流无疑。(2)清雍正八年(1730年)置直隶河道水利总督,驻天津(今市),掌防治北河,即直隶(今河北及北京、天津)境内的南北运河、永定、大清、子牙、滹沱等河,称北河总督。其诸河统称“北河”。乾隆十四年(1749年)后北河总督例由直隶总督兼理。(2)集镇名。在湖北省谷城县东部。属城关镇。人口 6300。为原北河镇人民政府驻地。因河得名。有建材、造纸、瓶盖等厂。运输业较盛。为县东部农副产品、轻工产品集散地。207国道经此。古迹有谷神山、谷伯家、谷国城、筑阳城遗址及战国古墓群。


猜你喜欢

  • 清溪口

    即清溪关。在今四川崇州市西北八十里西山乡境。明置巡司于此。

  • 无穷之门

    战国赵地,在今河北张北县南。《史记·赵世家》:武灵王十九年(前307),“王北略中山之地,至于房子,遂之代,北至无穷”。

  • 碙洲镇

    即今广东湛江市东南硇洲岛之硇洲镇。《清 一统志·高州府》: 硇洲镇 “硇 一作碙。在吴川县南一百里碙洲上。明初置巡检司于海滨。正统中移此。后废。本朝雍正八年复置”。

  • 文翁石室

    即文翁学堂。在今四川成都市文庙前街第四中学处。《宋史·蒋堂传》:“庆历初,诏天下建学。汉文翁石室在孔子庙中,堂因广其舍为学宫,选属官以教诸生,士人翕然称之。”即此。

  • 俱兰城

    ①唐安西都护府属地。在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东卢戈沃伊附近。《新唐书·地理志》: 自碎叶西至阿史不来城,“又七十里至俱兰城”。②在今阿富汗东北境科克恰河流域。唐龙朔元年(661) 置双靡州于此。在今哈萨克

  • 明堂川

    即今陕西米脂县西北无定河支流榆林河。《宋史·神宗纪》: 元丰五年 (1082),“曲珍等败夏人于明堂川”。雍正 《陕西通志》 卷13谓即榆林河,“其水自榆林流入无定河”。

  • 仓岩州

    唐置,为羁縻州,属安东都护府。治所在今吉林集安市西北六十里霸王朝村东北古城。后废。古城遗址尚存。

  • 河南国

    秦亡后,项羽封申阳为河南王,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领三川郡。辖境相当今河南北部北汝河上游及卢氏以东中牟、原阳以西伊、洛流域。汉高帝二年 (前205) 改为河南郡。秦亡后项羽封申阳置,都洛

  • 万顷山

    在今四川城口县东南境、巫溪县西北境。《清一统志·夔州府一》 “永隆山”条下:“万顷山亦在县北。广数百里。中有万顷池。”道光《城口厅志》卷4:万顷山“在七保万顷池侧,距厅东二百二十里。皆老林,连秦岭”。

  • 大埔墟

    ①即今香港九龙半岛北大埔镇。清于此设大埔头汛,有把总驻守。②亦作大铺墟。即今广西柳城县治大埔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柳城县西北路“由大铺墟……龙袍堂至罗城县界九十里”。1950年柳城县移治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