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河
又名苞河、泡河。浍河支流。源出自今安徽亳州市北,东南流经河南永城县西南,又东南流经安徽涡阳县东北,至濉溪县临涣南入浍河。《水经·淮水注》:“涣水又东,苞水注之。水出谯城北白汀陂……苞水东流入涣。”
又名苞河、泡河。浍河支流。源出自今安徽亳州市北,东南流经河南永城县西南,又东南流经安徽涡阳县东北,至濉溪县临涣南入浍河。《水经·淮水注》:“涣水又东,苞水注之。水出谯城北白汀陂……苞水东流入涣。”
在今甘肃兰州市东二十五里。《明一统志》卷36临洮府:东冈坡“相传唐太宗为秦王时,获褚亮于此”。
在今湖北大悟县东南。《水经·江水注》:“江之左有武口,水上通安陆之延头。”《宋书·谢晦传》:元嘉三年(426),谢晦兵败, 自江陵北逃,“至安陆延头,为戍主光顺之所执”。
在今河北沧县东南仵龙堂乡。《元和志》卷18沧州清池县:仵清池“在县(今沧县东南旧州镇)东南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3沧州“萨摩陂”条载:仵清池“在旧清池县东南十八里。《舆地志》:浮阳县有大连淀。北魏
在今北京市东城区禄米仓胡同东口路北。明司礼监太监王振于正统八年 (1443) 建,初为家庙,后赐名报恩智化禅寺。主要建筑自山门内依次为钟鼓楼、智化门、智化殿及东西配殿 (大智殿、藏殿)、如来殿 (万佛
①又名陉头、凉陉。在今河北独石口外滦河上游。为辽帝、皇后避暑、狩猎之地。《辽史·地理志》 归化州下: “炭山,又谓之陉头。有凉殿,承天皇后纳凉于此。山东北三十里有新凉殿,景宗纳凉于此。唯松棚数陉而已。
北魏洛阳市场。在洛阳城 (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 西。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 卷4载: “出西阳门四里,御道南有洛阳大市,周回八里。” 市东有通商、达货二里,“里内之人,尽皆工巧,屠贩为生,资财巨
在今四川涪陵市北(长江北三里),铁柜山南。《舆地纪胜》卷174涪州:北岩“绍圣丁丑,伊川先生来涪,于北岩普净院辟堂传易,阅再岁而成。元符庚辰徙夷陵,会太史黄公自涪移戎,过其堂,因榜曰钩深。嘉定丁丑,范
在今江西崇义县西南。《方舆纪要》卷88南安府崇义县:小坑隘“相近有隐下阨、关田隘,又东南有流决隘”。《清一统志·南安府》 “横水隘”条下:小坑隘“在(崇义)县西南四十里。其西又有关田、流决二隘”。
即今安徽寿县南保义镇。清乾隆 《寿州志》 卷1南乡 《市集》: 保义集 “离城八十里”。
在今河南商城县南。《方舆纪要》 卷50商城县: 赖亭,“ 《志》 云,殷城县有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