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刈陵县

刈陵县

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改潞县置,属上党郡。治所在今山西黎城县北十里古县。建义元年(528)改属襄垣郡。北周属上党郡。隋开皇三年(583)属潞州。十八年(598)改黎城县。


古县名。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置,治今山西省黎城县西北古县。属襄垣郡。北周属上党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为黎城县。


猜你喜欢

  • 平水

    ①在今山西临汾市西。《水经·汾水注》:“汾水南与平水合,水出平阳县西壶口山, ……其水东径狐谷亭北, ……又东径平阳城南,东入汾。”②平阳府(今山西临汾市)的别称。以城西汾水支流平水而得名。金、元时置

  • 五湖山

    即今安徽来安县东北长山。《舆地纪胜》卷42滁州:五湖山“在全椒县(按, 当为来安县)东北十八里。下有五湖,因名。在县境最为险要,控扼南北”。

  • 天池关

    明置,属彭水县。在今四川酉阳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西境。《明史·地理志》 彭水县:“东南有天池关。”清同治《酉阳直隶州志》卷4彭水县:天池关,“《县志》:县城东二百里,与酉阳接壤”。

  • 三江县

    ①北宋崇宁元年(1102)置,属诚州。治所即今湖南会同县。二年(1103)改为会同县。②1914年改怀远县置,属广西柳江道。治所在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南丹洲镇。1928年直属广西省。1932年迁县治

  • 岱山

    ①即今浙江岱山县岱山岛。《清一统志·宁波府一》: 岱山 “在定海县东北海中。约一潮可到。有鹞子尖。其巅下冈岚秀拔,林樾苍润,时有云雾抹其顶”。②即泰山。在今山东泰安市北。《尚书·禹贡》:“海、岱惟青州

  • 小都江汛

    清置,属古州厅。在今贵州榕江县西南三十里。旧有把总驻守。

  • 塔林

    在今河南登封市西北嵩山少林寺西侧。为历代少林寺高僧墓地。现存唐至清砖石墓二百二十余座,造型各异,是古代砖石建筑和塔雕艺术宝库。

  • 洒 (灑)溪

    在今贵州岑巩县北。《方舆纪要》卷122思州府:洒溪“源出都素司之马口溪,绕城北而东合于架溪,谓之清江”。

  • 留智庙镇

    即今河北景县南留智庙乡。《清一统志·河间府二》: 留智社 “在景州南三十里。元蓨尹吕思城尝行田至此,劝化社民”。在河北省景县南部。面积83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留智庙,人口2660。该村

  • 逆畤

    春秋晋邑。在今河北顺平县东南。《左传》: 哀公四年 (前491),“ 国夏伐晋,取邢、任、栾、鄗、逆畤、阴人、盂、壶口”。战国改称曲逆。古邑名。春秋晋邑。在今河北省顺平县东南。《左传》哀公四年(前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