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冠豸山

冠豸山

旧称东田石。又名莲峰山。在今福建连城县东六里。山腰半山亭西岩壁上有元马周卿刻 “冠豸” 二字。


旧称东田石。在福建省连城县城东侧。因山上有巨石屹立如古法官帽獬豸冠得名。又由于形似莲花,称莲花山。主峰五老峰,海拔661米。丹霞地貌发育。平地兀立,柱石林立,奇险幽秀。有苍玉峡、半云亭、石园、金字泉、五老峰、莲花洞、照天烛等胜迹,并多历代摩崖石刻。山麓有石门湖(水库),与景区融为一体。与竹安寨、旗石寨等景点组成冠豸山风景名胜区,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猜你喜欢

  • 天保砦

    ①在今湖北南漳县南。《清一统志·襄阳府三》:天保砦“在南漳县境。本朝雍正八年设把总分防”。②在今湖南辰溪县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81辰溪县“龙门砦”条下:天保砦“山势危峻。昔居民避兵处”。

  • 於都斤山

    又作于都斤山、都斤山、郁督军山、乞督军山、尉都楗山、乌德鞬山、乌德健山、乌德犍山。即今蒙古国中部之杭爱山。

  • 西浩齐特旗

    即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浩齐特右翼旗。清顺治十年(1653)置,驻地在今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北乌尤特。本世纪40年代移驻阿由勒哈庙(今锡林浩特市西北阿由勒海)。1949年并入西部联合旗。

  • 齐眉山

    ①一名峨眉山。在今河北易县西南一百里。《明史·恭闵帝纪》:建文三年(1401),“冬十月,真定诸将遣兵援房昭,及燕王战于齐眉山,败绩”。即此。②在今安徽灵璧县西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21宿州灵璧县:

  • 祯贻溪

    在今山西永济市东南四十五里王官峪村南。《旧唐书·司空图传》: “司空氏祯贻溪之休休亭,本名濯缨亭,为陕军所焚。” 即此。

  • 石碌镇

    即今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1961年昌江县迁治于此。1987年改设昌江黎族自治县。在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中部、石碌岭北麓、石碌河两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285平方千米。人口7.4万,大部分为黎族。镇

  • 桑木垭

    即今贵州习水县东桑木镇。明万历二十八年 (1600) 征播州杨氏,永宁土官率兵二千扼守于此。清代为桑木丫场。1932年设镇。在今贵州省习水县南桑木场。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征播州杨氏,永宁土官率

  • 柘皋镇

    北宋置,属巢县。在今安徽巢湖市西北柘皋镇。《元丰九域志》 卷5无为军: 巢县有 “柘皋”镇。在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西北部。面积108平方千米。人口6.1万。镇人民政府驻柘皋,人口2.2万。《春秋》哀公十

  • 上甸关

    在今云南永平县北二十里。《清一统志·永昌府》:上甸关“明初,置上甸定夷关巡司。后省”。

  • 恩阳

    即今四川巴中市西南恩阳镇。1933年川陕革命根据地置仪阆县治此。同年改名恩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