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兰陵县

兰陵县

①战国楚置,治所即今山东苍山县西南四十五里兰陵镇。秦属东海郡,南朝宋省入丞县。北魏复置,属兰陵郡。北齐废。隋开皇十六年(596)复置,属徐州。大业初又废。

②东晋太兴初侨置,为兰陵侨郡治。治所在今江苏武进县西北六十里万绥镇。南朝宋为南兰陵郡治。梁移治今江苏丹阳市东。隋开皇九年(589)并入曲阿县。《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武进县:兰陵城,“《志》云:府城西北六十里为千秋乡之万岁镇。今名阜通镇。有古青城,城南为圆坛,西为方坛,盖萧齐篡位后,以兰陵为其汤沐邑,因置此为郊祀之所。稍西南即兰陵城也”。

③隋大业初改丞县置,属彭城郡。治所在今山东枣庄市东南峄城镇西北一里。唐武德四年(621)复改丞县。别置兰陵县于今苍山县西南四十五里兰陵镇,属鄫州。贞观元年(627)省入丞县。金明昌六年(1195)改丞县复置,属邳州。治所即今山东枣庄市东南旧峄县。兴定中为峄州治。元至元二年(1336)省入峄州。

④1947年革命根据地由山东临沂、峄县及江苏邳县析置(原兰西办事处旧地)。治所在兰陵(今山东苍山县西南兰陵镇)。1949年迁治台儿庄(今山东枣庄市东南台儿庄)。1953年撤销。


(1)古县名。(1)战国楚置,治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南兰陵镇。春申君以荀卿为兰陵令,即此。后屡有废复,隋大业初废。(2)东晋元帝大兴初侨置,治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西北万绥镇。南朝梁废。(3)南朝梁武帝时改武进县置,治今江苏省丹阳市东北。属南兰陵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并入曲阿县。(4)南朝梁置,治今安徽省来安县境。北齐废。(5)隋大业初改氶县置,治今山东省枣庄市南峄城镇。属彭城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复名氶县。金明昌六年(1195年)又改兰陵县。贞祐末移治今枣庄市峄城镇南,兴定中为峄州治所。蒙古还治今峄城镇。至元二年(1265年)废入峄州。(2)旧县名。山东抗日根据地设。1943年5月由峄县、滕县、铜山县、邳县分设兰陵办事处。同年8月改设兰陵县。1945年撤销,并入峄县。1949年复设兰陵县,治今枣庄市台儿庄区。1953年撤销,划归峄县和苍山县。


猜你喜欢

  • 板桥山

    在今甘肃礼县南九十里。明置巡司于此。

  • 邻水县

    治所即今四川邻水县。《宋史·地理志》 作“隣水县”。

  • 黑堌堆遗址

    在今河南永城市西五十六里王楼村西北隅。高出地面1.5米,面积1800平方米。197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表土中有商代陶片和卜骨,下即为龙山晚期文化层,厚2.5米以上。清理出房基九座。出土大

  • 辽庆州城遗址

    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境白塔子古城。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怀归县

    南朝宋元嘉九年(432)置,属新城郡。治所在今四川中江县西北二十里。南朝梁属伍城郡。北周明帝时废入伍城县。古县名。南朝宋元嘉九年(432年)置,治今四川省中江县西北。齐属广汉郡。北周明帝初废。

  • 闾江山

    在今江苏无锡市西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无锡县: 闾江山 “下有闾江,亦太湖之别浦也。《志》 云,闾江山下有阖闾城”。

  • 曲逆

    一作曲吾。战国燕邑,又曾属魏。在今河北顺平县东南二十里子城村。《水经·滱水注》 引《竹书纪年》:“魏殷臣、赵公孙裒伐燕,还,取夏屋,城曲逆。”《战国策·齐一》:“赵可取唐、曲逆”皆此。秦置曲逆县。古邑

  • 南井监

    北宋熙宁八年 (1075) 以盛产井盐置,属泸州。治所在今四川江安县东北六十里南井乡。《舆地纪胜》 卷153泸州: 盐井 “南井监岁计四十一万斤,陀鲁井岁计二万八千斤”。元废为戍。

  • 思安县

    ①南朝宋置,属晋康郡。治所当在今广西苍梧县、广东封开县境。后属苍梧郡。齐以后废。②北魏置,属广化郡。治所在今甘肃徽县东南。隋大业初省入河池县。③北周改重阳县置,为南襄阳郡治。治所即今湖北南漳县。隋开皇

  • 邾娄

    周代国名。曹姓。即邾。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南南陬村。鲁穆公改称邹。《公羊》: 隐公元年 (前722),“公及邾娄仪父盟于眜”。注: “邾人语声后曰娄,故曰邾娄。”即“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