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勒底雅河
即今新疆于田县境之克里雅河。《清一统志·和阗》:克勒底雅河“在和阗东。源出克勒底雅城东北山中,南流经城东行二百余里,通叶什勒池”。
即今新疆于田县境之克里雅河。《清一统志·和阗》:克勒底雅河“在和阗东。源出克勒底雅城东北山中,南流经城东行二百余里,通叶什勒池”。
南朝梁置,属清远郡。治所在今广东清新县西北。隋开皇十年 (590) 废。古县名。南朝梁置,治今广东省清远市西北。属清远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废。
五代晋天福七年(942)改石镜县置,为合州治。治所即今四川合川市。寻复为石镜县。
即今四川渠县东北龙骧山。《汉书·地理志》 宕渠县: “符特山在西南。” 《寰宇记》 卷138渠州: “符特山在宕渠县西南,今县则有龙骧山,盖古符特山也。”
①在今河北昌黎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17昌黎县: 柳河在 “县西二十里。诸山溪之水所汇流也,有柳河桥跨其上。《志》 云: 凤凰道者,诸山之水合为棱头湾,流入柳河,径县西南八里,分流为两河,又东至虹桥
亦作三站。清光绪七年(1881)置,在今黑龙江省林口县西北三道通乡南江东村。光绪《吉林通志》卷17:“正南距(三姓)城……一百七十里三站,即小巴彦苏站。”
在今河南安阳市西 (一说在今河北邯郸市西)。《资治通鉴》: 至德元年 (756),清河郡李萼为讨安史之乱献计曰,“闻朝廷遣程千里将精兵十万出崞口讨贼,贼据险拒之,不得前,今当引兵先击魏郡”。在今河南省
俗称旱西门。明南京城门名。本杨吴金陵城正西门,故名大西门。明代改名石城门。即今江苏南京城汉西门。
约当今上海市区黄浦江自外白渡桥至复兴岛北一段。《明史·河渠志六》: 夏原吉言 “松江大黄浦乃通吴淞要道,今下流遏塞难浚。旁有范家浜,至南仓浦口,径达海。宜浚深阔,上接大黄浦,达泖湖之水”。遂于今外白渡
又名楚贤井。在今湖北钟祥市区内兰台东侧。传系楚大夫宋玉故宅遗井。唐代淤废,诗人杜牧曾作《废井文》。《舆地纪胜》卷84郢州:宋玉井“在旧州学前木山之后”。又载:楚贤井“在
1942年伪满析通化县城区置,为通化省会。治所即今吉林通化市。1945年属安东省。1949年属辽东省。1954年属吉林省。简称通。在吉林省东南部,东界鸭绿江邻朝鲜。面积1.57万平方千米(市辖区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