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洋铁场
北宋置,属永春县,即今福建大田县东南济阳镇。相近有矿山,产铁。《元丰九域志》 卷9泉州永春县有倚洋铁场。
北宋置,属永春县,即今福建大田县东南济阳镇。相近有矿山,产铁。《元丰九域志》 卷9泉州永春县有倚洋铁场。
即竹洼寺。今西藏察隅县北竹瓦根。清末刘赞廷《察隅县志略》:由鸡贡“东北行,七十里至竹瓦寺宿”。即此。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设,属蒙古土谢图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市。
①即今山西高平县西南十余里游仙山。《清一统志·泽州府》: 游仙山 “在高平县南十里”。北宋淳化年间在山上建游仙寺。②一名响山。即今安徽黄山市屯溪区西郊之狮子山。宋淳熙 《新安志》 卷4休宁县 《山阜》
唐贞观十二年 (638) 置,治所在武勤县(今广西扶绥县)。天宝元年 (742) 改为扶南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笼州。辖境相当今广西扶绥县大部,崇左、上思二县部分地。唐末废。唐置,治武勤县(今
自湖南衡阳经广西桂林、柳州、南宁,至镇南关 (今友谊关)。全长1000公里。1937年动工兴建,1939年自株洲经湘潭修至蓝田 (今涟源)。长约175公里。因日本侵华战争局势恶化,旋即被拆毁。此路至1
在今朝鲜江原道安边郡。一说在江原道德源附近。《三国志·魏书·东沃沮传》:“沃沮还属乐浪。汉以土地广远,在单单大领之东,分置东部都尉,治不耐城。”即此。在今朝鲜江原道安边郡。本西汉不而(一作不耐)县治,
即今湖北枝江县治马家店镇。1962年为枝江县治。1981年改为马家店镇。区片名。在辽宁省阜新市海州区西北部。泛指电工街以西、中华路以北一带。因一马姓在此开过大车店而得名。原为马家店村,后成为市区。中共
即今河南罗山县西南楠杆镇。清乾隆 《罗山县志》 卷1 《镇店》: “栏杆铺,西三十里。”
即今河北大名县东三十六里张铁集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2元城县图:东有张铁集。
明洪武十年 (1377) 建守御千户所,永乐七年 (1409) 改为卫。治所在今安徽宿州市。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