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仰韶遗址

仰韶遗址

在今河南渑池县城北十六里仰韶村南台地上。遗址三面临水,北靠大山,面积30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4米。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首次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物。1951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发掘。出土文物有石斧、石铲、石锄、纺轮、骨锥、骨针以及钵、盆、碗、罐等陶器,器表大部分施有彩绘图案。确证了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承袭关系,距今约有五六千年的历史。是我国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定名为“仰韶文化”。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河南省渑池县城北8千米仰韶村南台地上。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址,定名为仰韶文化。遗址三面临水,北靠韶山,面积30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达4米。1921年发现,1951年经考古发掘,获得丰富资料,确证了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承袭关系,距今约有五六千年历史。出土文物有石斧、石铲、石锄、纺轮、骨锥、骨针及钵、盆、碗、罐等陶器,器表大部分施有彩绘图案。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仰 韶 遗 址


猜你喜欢

  • 武当等处长官司

    元置,属顺元路安抚司。治所即今贵州贵阳市东北乌当区。后废。元置,治今贵州省贵阳市东北乌当。属八番顺元宣慰司。后废。

  • 仙山

    ①在今湖南安化县东。《明一统志》卷63长沙府:仙山“在安化县(治今梅城镇)东北六十里。两峰对峙,各有仙迹,人称之为大仙、小仙”。②在今越南永富省北部。《元和志》卷38交州平道县:仙山在“县东北十三里。

  • 塔屿

    即今福建东山县之塔屿。与东山隔海相望。山顶有石塔,故名。明黄道周读书于此。

  • 白牛

    即今河南邓州市东北二十八里白牛乡。《后汉书·安成孝侯赐传》:建武三十年(54),封刘赐子刘嵩“为白牛侯”。唐李贤注:“白牛,盖乡亭之号也。今在邓州东也。”

  • 阳谿

    在今甘肃渭源县东北。一说在武山县西南。《三国志·蜀书·魏延传》:建兴八年(230),“使延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谿,延大破淮等。”

  • ①又名清原。春秋时晋地。在今山西稷山县东南。《左传》: 宣公十三年 (前596),“秋,赤狄伐晋,及清”。杜预注: “清,一名清原。”②春秋时齐地。在今山东长清县东南。《左传》:哀公十一年 (前484

  • 马门郡

    南齐置,属越州。治所在钟吴县(当在今广西博白县境)。南朝梁废。

  • 齐昌县

    ①南齐置,为齐昌郡治。治所在今湖北蕲春县西南。梁初废。②南齐置,属东官郡。治所在今广东五华县西南。南朝陈废。唐武德五年(622)复置,属循州。贞观元年(627)废入兴宁县。③南朝梁置,为北江州齐昌郡治

  • 多江

    在今江西万载县北。《方舆纪要》卷87袁州府万载县:多江“在县北七里。龙江、石洞二水相合后,溢流旁出,至此平浅,涸露小洲,三五纵横,支流合泒,因名。盖此龙河之别流也”。

  • 高岭山

    在今江西景德镇市郊高岭村。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陶埏》 中记述出糯米土的高梁山,即指此山。公元1712年法国神甫昂特雷柯尔向国外介绍过这里制造瓷器的原料,从此,高岭闻名世界。这里是景德镇著名的瓷用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