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萼州
唐永徽元年(650)或此前置,属燕然都护府。治所在今蒙古国西北色楞格河中游地区。因置于山娥河(今蒙古国色楞格河),故名。总章二年(669)属安北都护府。后废。
又作仙崿州(《通典·边防》)。唐羁縻州。《资治通鉴》载,永徽元年(650年)置瀚海(应为“燕然”之误)都护府,领仙萼等八州。约在今蒙古国色楞格河流域。永淳、垂拱时突厥、铁勒相继叛唐后废,复建于河套内地。属安北都护府。
唐永徽元年(650)或此前置,属燕然都护府。治所在今蒙古国西北色楞格河中游地区。因置于山娥河(今蒙古国色楞格河),故名。总章二年(669)属安北都护府。后废。
又作仙崿州(《通典·边防》)。唐羁縻州。《资治通鉴》载,永徽元年(650年)置瀚海(应为“燕然”之误)都护府,领仙萼等八州。约在今蒙古国色楞格河流域。永淳、垂拱时突厥、铁勒相继叛唐后废,复建于河套内地。属安北都护府。
在今广西凭祥市西南三十五里卡凤村境内。《清史稿·越南传》:清光绪十一年(1885),法兵入镇南关,冯子材“乃于关内十里关前隘,跨东西两岭间,筑长墙三里余,外掘深堑,为扼守计, 自率所部驻之,而令王孝祺
在今青海尖扎县西北黄河南岸。《清一统志·西宁府二》: 康家寨 “在贵德厅东一百七十里,逼近番夷。本朝雍正五年设千总防守。城周一百二十丈,乾隆五年筑”。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为尹庆群礁东部一环礁。是一个东西长约13公里、宽约2—4公里的不连续环礁。低潮时露出海面。中国渔民向称大铜铳。1935年公布名称为东零丁礁。1947年改名东礁。
1913年析广通、定远二县地置,后属云南滇中道。治所在今云南禄丰县西北八十四里黑井镇。民国 《盐兴县地志资料细目表》: “盐头一县系合黑、元、永、琅、阿五井而设,然五井皆盛产盐,故名之曰盐兴。” 19
西晋太康元年 (280) 改平昌县置,属东阳郡。治所即今浙江遂昌县。隋初废,后复置。唐武德八年 (625) 又废,景云二年 (711) 复置,属括州(后改处州)。元属处州路。明、清属处州府。民国初属浙
即今山东肥城市南之肥河。《水经·汶水注》: 蛇水 “出 (刚) 县东北泰山,西南流径汶阳之田,……又西南径夏晖城南,……又西南入汶”。
即今河北武安市西南二十二里庄晏乡。清乾隆《武安县志》卷3里社:文章里有庄晏。
1914年改东平县置,属奉天省辽沈道。治所即今吉林东丰县。1929年直属辽宁省。1945年属安东省。1954年属吉林省。在吉林省南部、辉发河上游,西邻辽宁省。属辽源市。面积 2522 平方千米。人口4
又名大河坝设治局。1939年由共和县析置,驻大河坝(今青海兴海县西南大河坝乡)。1943年升为兴海县。1939年由共和县析置,治今青海省兴海县西北大河坝。亦名大河坝设治局。1943年升县。
即今江西高安县西南五十里太阳圩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4:高安县南有太阳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