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城
在今江苏淮安市西北。《舆地纪胜》卷39楚州:“故仓城在山阳县。《元和郡县志》云:东南接州城。隋开皇初将伐陈,因旧城储蓄军粮有逾百万,迄于大业末常有积谷。隋乱荒废。”
在今江苏淮安市西北。《舆地纪胜》卷39楚州:“故仓城在山阳县。《元和郡县志》云:东南接州城。隋开皇初将伐陈,因旧城储蓄军粮有逾百万,迄于大业末常有积谷。隋乱荒废。”
又作牵牛岛。即今山东长岛县东北车由岛。苏轼《北海十二石记》:“登州下临大海, 目力所及,沙门、鼍矶、车牛、大竹、小竹凡五岛,惟沙门最近。”
古国名。即满加剌国。今马来西亚马来亚之马六甲。在新加坡未开埠前,为马来半岛最重要商埠,海舶往返东西洋,经马来半岛,必于此停泊。郑和下西洋,亦以此为根据地,设立官厂。明张燮 《东西洋考》 卷4有专条记述
即今河北赤城县北一百二十里独石口北北栅子。为边门大口。明宣德中移开平卫于独石口,而口外多伦诺尔、开平城、土城子、张家口等均系独石分营防守,此口专司启闭,是与俄、蒙商贸要孔。区片名。在江苏省无锡市区中部
即今湖北黄石市东南西塞山乡。《方舆纪要》 卷76大冶县: 西塞山砦 “在西塞山北,即道士洑也。《志》 云,自县北二十里牛马隘山连延为章山,自章山以至县东九十里道士洑,脉皆相接。唐曹王皋攻淮西尝结砦于此
又名曹阳墟、七里涧。即曹阳。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北。《水经·河水注》: “河水又东得七里涧,涧在陕城西七里,故因名焉。亦谓之南山通河。亦谓之曹阳坑。” 即此。即“七里谷(1)”。
①南朝梁大同中置,治所在高凉郡高凉县(今广东阳江市西)。辖境相当今广东鉴江及漠阳江流域地区。隋大业二年 (606) 改为高凉郡。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贞观二十三年 (649) 移治良德县(今广
即今四川成都市东北三十里天回镇。《宋史·石普传》:咸平三年(1000),“会王均叛,以为川峡路招安巡检使,佐雷有终率诸将进讨。至天回镇,贼出拒战,普领前阵, 力击破之”。即此。集镇名。在四川省成都市金
1917年改盐井渡行政委员置,属云南省。治所在盐井渡 (今云南盐津县城南郊的老街)。民国《云南盐津县地志资料》: “按 ‘盐津’ 二字即盐井渡三字之义,特简而文雅。” 1931年县治稍北移至官田坝 (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 (977) 改南义州置,治所在岑溪县 (今广西岑溪县)。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县地。熙宁四年 (1071) 废。北宋太平兴国初以义州改名置,治岑溪县(今广西岑溪市西南),属广西
①1933年2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由通江县西北部和南江县东北部析置,治涪阳坝(今四川通江县西北涪江镇)。后迁治新场坝(今通江县西北新场乡)、平溪坝(今通江县西北平镇)。1935年3月废。②又名红岩县。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