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里村
即今山东五莲县东北仁里。1948年五莲县人民政府迁驻于此。
即今山东五莲县东北仁里。1948年五莲县人民政府迁驻于此。
亦作达呼尔部。明末清初索伦部之一部。以达呼尔族组成。分布于今黑龙江中游及精奇哩江流域。住地包括今俄罗斯阿穆尔州。17世纪中叶,坚决抵抗沙皇俄国入侵者。19世纪50年代后,部分内迁今兴安岭嫩江流域。
①西魏废帝二年(553)改阴平县置,为龙安郡治。治所在今四川江油市东北小溪坝镇北。北周复改为阴平县。②唐武德三年(620)置,属绵州。治所在今四川安县东北。《元和志》卷33龙安县:“因(龙安)山为名。
①秦置,为云中郡治。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东北古城乡古城村西古城。东汉建安中移治今山西原平县西南,属新兴郡。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废入定襄县。②北周改太平县置,属长宁郡。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市。隋废。
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南河口镇附近。一说在今清水河县西北喇嘛湾南。自汉以来为黄河重要渡口。《水经·河水注》:“河水于(桢陵、桐过)二县之间,济有君子之名。皇魏桓帝十一年,西幸榆中,东行代地。洛阳大贾赍金货
在山西左权县东南。《寰宇记》卷44辽山县:“辽阳山在县东三里,南入潞州黎城县界。”北魏孝昌二年(526)置辽阳县,即以此为名。
西汉置,属雁门郡。治所在今山西朔州市平鲁区平鲁城镇北。东汉属定襄郡,建安末年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西北。属雁门郡。东汉建安末废。
在今陕西勉县东北。《汉书·地理志》:褒中县有汉阳乡。
又称白山。在今河北沽源县南。《方舆纪要》卷18万全都司开平卫:白庙儿山“在卫东北境,边人谓之三间房,又名插汉根儿, 乃蓟宣通路,滦河经其北”。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永康县置,属巴州。治所在今四川达县西北七十五里桥湾乡。大业三年(607)属清化郡。唐武德二年(619)为万州治。贞观元年(627)废万州,县属通州。北宋属达州,咸平二年(999
又名彭城闸。在今陕西高陵县西北。《新唐书·地理志》 京兆府高陵县: “有古白渠,宝历元年,令刘仁师请更水道,渠成,名刘公,堰曰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