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远路
元元贞二年(1296)改乞蓝部置云远路军民总管府,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今缅甸北部莫宁。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府。
元元贞二年(1296年,一说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以乞蓝蛮地置。治今缅甸孟养。辖境约当今缅甸伊洛瓦底江西北,亲敦江东南。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废。
元元贞二年(1296)改乞蓝部置云远路军民总管府,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今缅甸北部莫宁。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府。
元元贞二年(1296年,一说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以乞蓝蛮地置。治今缅甸孟养。辖境约当今缅甸伊洛瓦底江西北,亲敦江东南。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废。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宋 《淳祐临安志》 卷8: 理公岩,“陆羽记云: 晋慧理宴息于下”,故名。明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 卷10: “青林洞一名理公岩。岩扉深杳,寒栗侵肌,暑游最快。”
明置,在今辽宁北票市东西尖山沟。明《万历武功录》卷10:“从静堡尖山门,驰古路。”即此。
在今广东连平县西北。《明史·地理志》连平州:“西有银梅水,源出杨梅坪,即浈水上源。”
又名奉化市。即今浙江奉化市驻地大桥镇。清光绪 《奉化县志》 卷3: 惠政桥在 “县东三里。旧名善胜,又名通剡。宋乾德二年建。后坏。大观中重建,改今名”。镇以桥名。《县志》 又载: 奉化市在 “县东坊隅
即今云南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北三十二里西萨。清《乾隆内府舆图》:普洱府宁洱县北有西萨。傣语“西萨”意为十三,该村原为普洱第十三个小土司驻地,故名。
即今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城勐董镇。清代置勐角董土千总,属镇边直隶厅。光绪 《续云南通志稿》 卷首载光绪十七年 (1891) 七月上谕:“土目罕荣高被罕荣先围攻,未敢挟忿寻仇,听候官军处治,尚属安分守法,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位于礼乐滩的南缘,西距安塘礁22海里。是一珊瑚礁。1935年公布名称为北拚素崩那礁。1947年改名阳明滩,以纪念明朝理学家王阳明而命名。
亦作京畿岭。在今江苏镇江市西北之云台山上。《清一统志 ·镇江府一》: 银山 “一名云台山,上有金鸡岭”。在广东省乐昌市坪石镇。危崖峭壁拔地而起,与仁化丹霞山同为红砂岩峰林地貌。海拔338米。峰顶有三块
①一作峡山寨。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宋史·曹彬传》: 开宝七年 (974) 伐南唐,“分兵由荆南顺流而东,破峡口砦,进克池州”,即此。②北宋大观元年 (1107) 置,属武冈县。在今湖南洞口县西北五里。
唐贞观三年(629)置,属羁縻洪州(后改彭州)。治所在今四川马尔康县东。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