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乌江镇

乌江镇

即今安徽和县东北四十里乌江镇。《宋史·地理志》 乌江县:“绍兴五年废为镇,七年复。”《明史·地理志》 和州:“又南有牛屯河巡检司,后移于乌江镇,即故乌江县也。”


(1)在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南部,东南濒长江,西南邻安徽省。面积63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乌江,人口3300。镇以驻地名。1949年为林蒲乡,以堤圩命名。1956年与林东乡合并,以灵山庙称灵山乡。1958年改公社,1966年改称林山公社。1983年改置林山乡。1998年乡人民政府驻地由周营迁今址,2000年改置乌江镇。主产稻、小麦等。有机械、农药、造船、不锈钢阀门等厂。江和等公路经此。(2)在安徽省和县东北部。面积73.48平方千米。人口3.7万。镇人民政府驻乌江,人口 6120。古称乌江亭。楚、汉之际,项羽垓下战败,至此自刎。明初置镇。1949年仍为乌江镇,1958年改公社,1970年复置镇。1992年濮陈、张家集两乡并入,1995年张家集乡划出。主产稻、棉花、油菜籽等。有轧花、塑料、家用电器、水泥、农药等厂。巢南公路经此,江岸有长江航运码头。驷马山引江水道沟通长江与滁河间航运。(3)在江西省吉水县中部。面积156平方千米。人口2万。镇人民政府驻乌江圩,人口2600。宋代建村,以恩江之别称乌江为名。1949年为乌江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9年改设镇。产稻、蔬菜、油茶、柑橘。有砖瓦、算盘、皮革、粮油加工等厂。永吉公路经此。(4)在贵州省遵义县南部。面积46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乌江村,人口2000。镇境跨乌江两岸,因乌江得名。1932年在江南置养龙镇,属息烽县。1941年改为养龙司乡。江北属遵义县刀靶镇。1970年建乌江特区,改隶遵义县。在此兴建乌江渡水电站,是贵州省新兴电力工业城镇。旋撤销特区,置乌江公社。1981年置乌江镇、乌江公社。1984年公社改乡。1992年乌江乡并入乌江镇。产稻、小麦、油菜籽、烟草、蔬菜等。处交通要冲。渝黔铁路经此设站,贵崇公路经此。(5)在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北部。面积200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乌江堡,人口 4110。原为沼泽地,多溪流,腐殖质沉淀于水底呈黑色,故名乌江。黑河、塔儿渠、小湾渠和马湖子河流经。1949年属永丰区,1952年改为第九区九乡,1953年改为九区乌江乡,1955年为乌江堡区。1956年改为乌江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6年建镇。主产粮食,特产“乌江大米”,红枣驰名。兰新铁路、312国道经此。


猜你喜欢

  • 龙台城

    即汉平昌故城。在今山东诸城市西北。《魏书·地形志》平昌县:“有龙台山。上有井,云与荆水通。”《水经·潍水注》:“潍水又北径平昌县故城东,荆水注之。水出县南荆山阜,东北流径平昌县故城东。汉文帝封齐悼惠肥

  • 烟郊店

    又作燕郊店。即今河北三河市西燕郊镇。清于此建烟郊行宫。为京东交通要道。清光绪 《通州志》 卷1: 烟郊店 “其地居民稠密,车马辐辏如城市”。

  • 蒲类后 (後) 国

    汉西域国名,属西域都护府。都城在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巴里坤湖西北。

  • 城子岭关

    明置,属迁安县。即今河北迁西县东北五十里城自岭。《方舆纪要》 卷17迁安县: 城子岭关“在县西北九十三里。《边略》 云: 青口东第四关口也。…… 《郡志》: 城子岭西南去榆木岭二十里,其间山岭崎岖,所

  • 萧然山

    在今山东莱芜市西北六十里,为泰山东麓。《史记·孝武本纪》: 汉武帝封泰山,下阴道,“禅泰山下阯东北肃然山”。《集解》: “服虔曰: ‘萧然,山名,在梁父。’” 《元丰九域志》 卷1: 莱芜县有 “萧然

  • 大南县

    1949年6月改文成县置,治所在大峃(今浙江文成县)。9月复名文成县。旧县名。1949年5月改文成县置,治今浙江省文成县黄坦镇。同年9月复名文成县,并迁治大峃镇。

  • 真峰山

    在今云南曲靖市西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114曲靖军民府: 真峰山 “山峦秀丽,下有弥陀岩。后又有普贤洞”。

  • 东洛城

    南朝宋置,属晋寿郡。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镇西北四十里。《宋书·氐胡传》:元嘉十八年(441)氐王杨难当“倾国南寇,规有蜀土,虑汉中军出,遣建忠将军苻冲出东洛以防之”。即此。西魏于此置东洛郡。在今四川

  • 岔口村

    在今山西古交市西南五十里。《清一统志·太原府一》 称:“明天启间曾建营房于孔河都、岔口诸村。”

  • 虎猛县

    西汉置,属西河郡,为西部都尉治。治所在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西南红庆河乡古城。《汉书·匈奴传》: 王莽天凤元年 (14),匈奴伊墨居次云,须卜当 “遣人之西河虎猛制虏塞下”。即此。东汉废。古县名。西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