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乌尤山

乌尤山

古名青衣山。又名离堆山。在今四川乐山市东三里岷江中,与凌云山一水之隔。《舆地纪胜》卷146嘉定府:乌尤山“在九顶山之左。旧名乌牛,突然(兀)于水中如犀牛之状。至山谷题涪翁亭,始谓之乌尤”。山上有乌尤寺,古名正觉寺,始建于唐大历年间。今寺为清末民国初时建。寺周有尔雅台、旷怡亭、听涛轩、轮珠台、结茅亭等建筑。为乐山市著名的风景名胜地。


又称离堆山、乌牛山、青衣别岛。在四川省乐山市城区东,当沫水、青衣江、岷江汇流之处。原与凌云山相连。公元前250年,秦国蜀守李冰为“避沫水(大渡河)之害”,在两山间开渠溢洪,遂成四面环水的离堆。因形似卧水之牛,名乌牛山。又因孤峰卓立,山环水抱,又名青衣山、青山岛。今乌尤寺山门尚有“青衣别岛”题额。宋黄庭坚更今名。《舆地纪胜·嘉定府》:“在九顶山之左,旧名乌牛,突兀于水中如犀牛之状。至山谷题涪翁亭,始谓之乌尤。”山上有乌尤寺、尔雅台、旷怡亭、青衣精舍、扇亭、结茅亭、听涛轩、轮珠台等名胜古迹。


猜你喜欢

  • 加将门里国

    故地或以为在今印度境内,或以为在今东非莫桑比克的赞比西河口一带。元汪大渊《岛夷志略》:“加将门里,去加里二千余里,乔木成林,修竹高节,其地堰潴田肥美,一岁三收谷,通商贩于他国。”

  • 黄水塘

    即今四川西昌市南六十里黄水乡。清嘉庆《四川通志》 卷89西昌县: “黄水铺在县南七十里。”

  • 甘城

    又名东古城。简称古城。即今安徽颍上县北东古城。唐杜佑《通典》卷177颍州颍上县:“又有故甘城,梁置下蔡郡。有关。吴、魏以来关防津济之所。”

  • 鹿野佛图

    又称鹿野苑石窟群。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平城故城西。北魏孝文帝承明元年 (471) 建。《魏书·释老传》 载: “高祖践位,显祖移御北苑崇光宫,览习玄籍。建鹿野佛图于苑中之西山,去崇光右十里,岩房禅堂,禅

  • 湖洲

    即今江西赣县北大湖洲。《方舆纪要》 卷87赣州府赣县: 湖洲 “在府北八十里。突起江中,周围数里”。

  • 顾家桥集

    即今安徽凤台县西北顾桥乡。清光绪《凤台县志》 卷1: 顾家桥 “距县五十里”。

  • 红毛港

    在今台湾省新竹县西北新丰乡。《清史稿·地理志》 台北府:“红毛港”等“并在新竹县西北入于海。”

  • 鼎胡宫

    即鼎湖宫。西汉武帝时建。在今陕西蓝田县西南焦岱镇。杨雄 《羽猎赋》: “武帝广开上林,东南至宜春、鼎胡。”胡,又作湖。西汉武帝时建,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焦岱镇。《羽猎赋》:“武帝广开上林,东南至宜春、

  • 衍氏

    一名衍。战国魏邑。在今河南郑州市北三十里。《战国策·魏策一》: 苏秦说魏襄王曰: “北有卷、衍。” 《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九年 (前238),“杨端和攻衍氏”。即“衍”。

  • 刺桐

    一作桐城。福建泉州市的别称。五代闽留从效重筑泉州城墙时,于城周环植刺桐,城因此得名。宋、元时回教旅行家东来,常以刺桐一名写入其旅行记载。《马可·波罗行纪》 亦以刺桐城称泉州。北宋仁宗天圣时,诗人吕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