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水郡
西魏置,治所在丹水县(今河南淅川县西六十五里寺湾村)。北周废。
西魏置,治所在丹水县(今河南淅川县西六十五里寺湾村)。北周废。
①即春秋时楚白邑。在今河南息县东长陵乡西。《史记·伍子胥列传》:楚惠王召胜,“使居楚之边邑鄢,号为白公”。《正义》引《括地志》:“白亭在豫州褒信县南四十二里,又有白公故城。”《方舆纪要》卷50息县“息
西汉置,属魏郡。治所在今河北涉县西北二里。《元和志》 卷15涉县: “因涉河水为名。” 东汉为侯国,后复为县。三国魏属广平郡。北魏废。隋开皇十八年 (598) 复置,属潞州。大业初属上党郡。唐初属韩州
即今贵州大方县西落脚河。《清一统志·大定府》: 阁鸦江 “在府城西南。《府志》: 落淅水自毕节流经阁鸦驿,谓之阁鸦江”。
①宋置,属颍上县。在今安徽颍上县东南七十里颍河入淮之口。因寿州(今寿县)有正阳镇在东,故此亦名西正阳。《方舆纪要》卷21颍上县:正阳镇,“所谓西正阳也,下临淮津。……上有刘备、关羽二城。蒙古将董文炳所
即今湖北随州市西北九十里万福店。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随州西北有万福店。
在今贵州盘县特区东南四十里。《明一统志》 卷88普安州: 得都山 “一名白崖,产雄黄、水银”。
1949年4月析平泉、青龙二县地置,属热河省。治所在今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境。八月裁。旧县名。1948年由青西县改置,治宽城(今河北宽城满族自治县宽城镇)。1949年撤销,划归青龙、平泉两县。
即今云南马关县。《清一统志·开化府》:马白关“本朝雍正六年设”。在今云南省马关县。清雍正六年(1728年)于白马寨筑城设关。当地多白马,壮语倒呼为马白,因名。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移安平厅治此。1
北魏改下邽县置,属延寿郡。治所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北故市镇。后废。西魏复置,隋大业二年(606)复名下邽县。古县名。原名下邽县。北魏避太武帝拓跋珪讳改名,治雄霸城(今陕西渭南市北故市镇东南巴邑)。属华山郡
即今河北阳原县东南二十里揣骨瞳镇。清乾隆 《宣化府志》 卷10西宁县: 南路有揣骨瞳。同治 《畿辅通志》 卷52西宁县图: 东南有揣骨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