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临邛郡

临邛郡

①西魏废帝二年 (553) 置,属邛州。治所在临邛县 (今四川邛崃市)。《方舆胜览》 卷56邛州: 临邛 “南接邛崃山,因名临邛”。隋开皇三年(583) 废。唐天宝元年 (742) 改邛州复置,治所仍在临邛县。辖境相当今四川邛崃、大邑、蒲江等市县地。乾元元年 (758) 复为邛州。

②隋大业三年 (607) 改雅州置,治所在严道县(今四川雅安市西)。辖境相当今四川雅安、荥经、汉源、天全、卢山、名山、蒲江、邛崃等市县地。唐武德元年 (618) 复改为雅州。


(1)西魏废帝二年(553年)置,治临邛县(今四川邛崃市)。隋开皇初废。大业三年(607年)改雅州复置。治严道县(今雅安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雅安、邛崃、蒲江、名山、芦山、天全、荥经、汉源等市县地。唐武德元年(618年)复改为雅州。(2)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邛州为临邛郡。治临邛县(今四川邛崃市)。辖境同邛州。


猜你喜欢

  • 新井县

    唐武德元年 (618) 置,属隆州。治所在今四川南部县西大桥镇。《寰宇记》 卷86新井县:“县界颇有盐井,因斯立名。” 先天初属阆州,天宝初属阆中郡,乾元初复属阆州。元至元二十年 (1283)废入南部

  • 安平矿山

    一名天城山。即今辽宁辽阳市东南安平山。明《辽东志》卷1辽阳:安平矿山在“城东南一百里。一名天城山。有铁场”。《方舆纪要》卷37辽东都司:安平山在“司东北(南)百里。俗名平矿山。一名天成山。上有铁场,置

  • 三泖

    又名华亭泖、泖湖。即今上海市松江县西的泖河。《方舆纪要》卷24松江府华亭县:泖湖,“《吴地志》:泖有上、中、下三名。《图经》:西北抵山泾,水形圆者, 曰圆泖,亦曰上泖,南近泖桥;水势阔者,曰大泖,亦曰

  • 安远门

    即开远门。唐长安外郭城西面偏北的一门。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郊大土门村。

  • 罗场镇

    北宋置,属庐江县。在今安徽庐江县西南五十里罗河镇。清为罗昌市。在四川省高县南部。面积73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罗场,人口 2400。以姓氏得名。1949年为四维乡,1958年改公社,19

  • 铁场营

    在今广东罗定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101罗定州: 铁场营 “在州东南百里。又东南十五里有惠鸡营,俱嘉靖二十三年设”。

  • 邹峄山

    又名峄山或邹山。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二十里。《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即“邹山”。

  • 杜村湖

    在今江苏泗阳县东南。《方舆纪要》卷22淮安府桃源县:杜村湖在“县东南三十里。又五里为大庆湖,黄河余流所汇也,水涨则南通淮河”。

  • 宗泽墓

    在今江苏镇江市京岘山北坡。宗泽(1059—1128) 字汝霖。浙江义乌人。南宋名将。死后与夫人陈氏合葬于此。墓碑刻有 “宋宗忠简公讳泽之墓”。

  • 旧土尔扈特东路二旗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渥巴锡率土尔扈特部由伏尔加河流域回到祖国后设置,分为左、右二旗,属乌讷恩素珠克图盟。驻牧地在今新疆乌苏、奎屯两市西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