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临漳县

临漳县

西晋建兴元年 (313) 以避愍帝司马业讳改邺县置,属魏郡。治所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寻废。东魏天平初复置,属魏尹。北周建德六年(577) 移治今临漳县西南十八里旧县村,属相州。隋属魏郡,唐属相州,金属彰德府。元属彰德路,元末废。明洪武元年 (1368) 复置,十八年 (1385) 县城毁于洪水,移治理王店,即今临漳县,属彰德府。民国初属河南河北道。1928年直属河南省。1949年改属河北省。


在河北省南部,南邻河南省。属邯郸市。面积750平方千米。人口59万。辖5镇、9乡。县人民政府驻临漳镇。春秋为邺邑。战国魏置邺县,治今县西南邺镇,魏文侯建都于此。西门豹、史起先后引漳水灌田。秦属邯郸郡。两汉属魏郡,并为郡治。东汉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操始建邺都。西晋建兴二年(314年)邺县更名临漳县,旋复名邺县。东魏天平初析邺县、内黄、肥乡、斥丘等县地置临漳县,治邺城,属魏郡。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徙治今西小庄。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邺县省入,属相州。金属漳德府。元属彰德路,元末废。明洪武元年(1368年)复置,属河南省布政使司彰德府,二十七年徙治今址。1912年属河南省豫北道。1924年直隶河南省。1941年属晋冀鲁豫边区。1949年划归河北省邯郸专区,1958年并入磁县,1961年复设,1968年属邯郸地区。1993年划归邯郸市。地处河北平原南端,地势平坦。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棉花、玉米、大麦。为省商品粮生产基地县。特产冬果。有化肥、农机、食品等工业。京珠高速公路和磁肥、临魏等公路纵横境内。古迹有南、北邺城及三台遗迹。


猜你喜欢

  • 汉中郡

    战国秦惠王更元十三年(前312)置,治所在南郑县(今陕西汉中市东)。因水为名。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南,留坝、勉县以东,乾祐河流域及湖北郧县、保康以西,米仓山、大巴山以北地。西汉移治西城县(今陕西安康市

  • 彰观山

    在今湖南澧县东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77澧州: 关山 “相连为彰观山,道书谓之四十四福地”。

  • 三厂

    在今广西南丹县南大厂镇。清设三厂汛,有把总驻守。

  • 三魁山

    在今浙江泰顺县东南三魁镇。《方舆纪要》卷94泰顺县:三魁山在“县南六十里。有东山、西章、中龟三峰,谓之三魁”。

  • 永宁江

    ①椒江支流。在今浙江台州市西南。《元丰九域志》卷5:台州黄岩县有“永宁江”。《方舆纪要》卷92黄岩县:永宁江在“县北二十里。有二源:大源出县西南三百余里之尘山,东南流二百十里,至左溪村;小源出黄岩山,

  • 黄沙岭口

    在今河北赞皇县西四十六里黄沙岭村。西与山西昔阳县接界。《方舆纪要》 卷14赞皇县: 黄沙岭口在 “县北黄沙岭下,北去故关百里。正统四年置戍,嘉靖二十一年增兵防守”。

  • 春秋莒邑。在今山东沂水县西。后入鲁。《左传》: 昭公十年 (前532),鲁 “平子伐莒,取郠”。古邑名。春秋莒邑,后属鲁。在今山东省沂水县西。《左传》昭公十年(前532年):鲁“平子伐莒,取郠”,即此

  • 龙潭土司

    清初改龙潭宣抚司置,属散毛宣抚司。治所在今湖北咸丰县北二十里龙潭司乡。雍正十三年(1735)废。明龙潭安抚司,清称龙潭土司。治今湖北省咸丰县西北。雍正十三年(1735年)裁。

  • 千秋港镇

    即今江苏射阳县北千秋乡。旧属阜宁县,初名下尖头港。1919年华成垦殖公司总部迁此,取“立业千秋”之义改今名。

  • 古泥关

    一作古宜关。明置,即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清钱秉镫《所知录》卷中:永历元年(1647),桂王“遂由靖(州)幸柳(州),道出古泥,总兵侯姓,司礼监庞天寿率舟师五千迎驾”。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