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临河县

临河县

①秦置,属九原郡。治所在今内蒙古临河市东北古城乡 (高油房) 古城。西汉属朔方郡。东汉废。《水经·河水注》: “河水又屈而东流为北河。东径高阙南。河水又东径临河县故城北。” 民国 《临河县志》 卷下有 《高家油房古城考》,所记方位与此合。

②北周武平元年 (570) 置,为临河郡治。治所在今山西永和县西南三十五里。隋开皇改属隰州,十八年 (598) 改为永和县。

③西魏置,为临河郡治。治所在今宁夏平罗县境。隋废。

④隋开皇六年 (586) 置,属卫州。治所在今河南浚县东北。《寰宇记》 卷57: “以南临黄河为名。” 大业初属汲郡。唐属相州。北宋属澶州。金废。

⑤唐武德二年 (619) 置,属西德州。治所在今山西石楼县境。贞观元年 (627) 废。

⑥唐贞观三年 (629) 置,属羁縻丛州。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北境。广德后废。

⑦唐置,属羁縻移州。治所在今四川兴文县境。后废。

⑧辽置,属饶州。治所在今内蒙古林西县南。金废。

⑨1929年升临河设治局置,属绥远省。治所在强油房 (今内蒙古临河市)。1954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84年改设临河市。


(1)古县名。(1)秦置,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东北乌加河南。属九原郡。东汉末年废。(2)北周宣帝置。一说北齐武平元年(570年)置,治今山西省永和县西南。为临河郡治。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为永和县。(3)隋开皇六年改东黎县置,治今河南省浚县东北。属汲郡。北宋后废。(4)唐武德二年(619年)置。治今山西省石楼县境。贞观元年(627年)省。金废。(5)辽太宗置,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南西拉木伦河北岸。(2)旧县名。1929年由临河设治局升设,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张家油房。1984年撤销,改设临河市。


猜你喜欢

  • 母瓜关

    在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南。《明一统志》卷87景东府:母瓜关“在府南一百里”。

  • 二克山

    即今黑龙江省克东县治。1915年设克山县于此。1917年县治迁三站(今黑龙江克山县)。1929年又于此置克东设治局。

  • 马鬃山

    ①亦名马骁山。在今四川江津市北隔江一里。《方舆纪要》卷69江津县:江阳城“宋乾德五年移县治马鬃镇,即今治也。今县治北一里即马鬃山,镇盖因以名”。②亦作马踪山。在今四川合川市东北渠河咀簿刀岭,与云门山相

  • 乌伦古湖

    又名布伦托海。即乞则里八寺海。今新疆福海县西北之乌伦古湖。光绪《大清帝国全图》新疆省图:西北有乌陇古湖。维吾尔语意为“小树枝”。又名布伦托湖、大海子。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福海县境内。历史上与吉力湖相

  • 龙骨山

    在今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村西。是举世闻名的原始人类北京猿人(中国猿人)遗址所在地。1929年12月我国古生物学家裴文中在此发现距今五十万年前的一个完整的猿人头盖骨, 定名“北京猿人”,后又陆续发现大量遗

  • 高唐

    春秋、战国时齐邑。在今山东禹城市西南四十里。《左传》: 襄公十九年 (前554),齐庄公即位,夙沙卫 “奔高唐以叛”。又昭公十年 (前532),齐陈桓子与鲍氏共灭栾氏、高氏,齐景公 “与桓子莒之旁邑,

  • 建溪

    闽江北源。在今福建省北部,由南浦溪、崇阳溪、松溪合流而成。南流至南平市和富屯溪、沙溪汇合为闽江。长296公里,亦名剑溪,又称延平津。《晋书·张华传》: 雷焕在豫章丰城掘地四丈余,得一石函,中有双剑,一

  • 阁牌洲站

    元置。即今湖北嘉鱼县北簰洲镇。明废。元置,即今湖北省嘉鱼县东北牌洲。明时改阁牌驿。

  • 千罗畈镇

    明置,属霍山县。即今安徽金寨县南一百一十里的前畈乡。西侧有后畈。《方舆纪要》卷26霍山县:千罗畈镇在“县西北八十里。《志》云:初置巡司于故埠镇,后改镇为县,因移巡司于千罗后畈,是也”。古镇名。在今安徽

  • 大南沟

    在今辽宁桓仁满族自治县西南。清乾隆《钦定盛京通志》卷51:大南沟卡路“在碱厂边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