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浙东路
北宋熙宁七年(1074)分两浙路置,治所在越州(今浙江绍兴市)。辖境相当今浙江省包括开化县在内的衢江、富春江、钱塘江以东地区。寻废。熙宁九年(1076)又置,次年废。南宋初再置,始为定制。元初废。
简称浙东或浙东路。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分两浙路置,次年废。南宋初复分两浙路为东、西两路。东路治绍兴府(治今浙江绍兴市)。辖境相当今浙江省包括开化县在内的衢江、富春江、钱塘江以东地区。元废。
北宋熙宁七年(1074)分两浙路置,治所在越州(今浙江绍兴市)。辖境相当今浙江省包括开化县在内的衢江、富春江、钱塘江以东地区。寻废。熙宁九年(1076)又置,次年废。南宋初再置,始为定制。元初废。
简称浙东或浙东路。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分两浙路置,次年废。南宋初复分两浙路为东、西两路。东路治绍兴府(治今浙江绍兴市)。辖境相当今浙江省包括开化县在内的衢江、富春江、钱塘江以东地区。元废。
即今河北沧县东北四十五里李天木回族乡。清乾隆《沧州志》疆域图:东有李天木庄。
又名北洞水。在今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东。《方舆纪要》 卷107恭城县: 葛家溪 “源出县东之北洞,西流合入乐川”。
古岛屿名。即今印度尼西亚林加岛。清谢清高《海录》卷中:龙牙国“在旧港北。由峡口水路到此,顺风约三日。由此北行日余,则为柔佛。西北行日余,则至霤哩。此山多木,大者数十围。中华洋船至此,多换桅柁”。
俗称袁林。在今河南安阳市北六里洹河北岸。袁世凯 (1859—1916) 字慰亭,号容庵。河南项城人。北洋军阀首领,曾任清政府内阁总理大臣,后窃取中华民国大总统职位。1915年12月宣布复辟帝制,改次年
在今山东蒙阴县西南,接平邑县界。清宣统《蒙阴县志》卷1:九女关“距县南三十里”。在今山东省蒙阴县西南。清时为南北交通要道。
秦置,属沛县。在今江苏沛县东。汉高祖刘邦曾为泗水亭长。《史记· 高祖本纪》 正义引《括地志》: “泗水亭在徐州沛县东一百步,有高祖庙也。”在今江苏省沛县东。汉高祖刘邦曾为泗水亭长。
即今云南富宁县东归朝镇。明崇祯中富州尝徙治于此。
故址在今江苏武进县西北万绥乡西。《南齐书·祥瑞志》:“上旧乡有大道,相传云秦始皇所经,呼为‘天子路’,后遂为帝乡焉。”
自奉天 (今辽宁) 新民至法库止。计长80公里。清光绪三十一年 (1905) 英商请借款修筑,后因日人反对未果。
①即今湖北大悟县北六十里三里城镇。清设外委驻防于此。清郑元善《宦豫纪事》:“《败游勇刘尚义记》云:‘三里城为湖北巨镇,商贾辐辏。’”②即今广西上林县东北六十里三里镇。明万历三年(1575)建。设思恩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