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岭
在今江西黎川县东。《陈书·周迪传》:天嘉四年(563),周迪据临川,陈主遣其弟顼击之,迪兵溃,逾岭奔晋安,“明年秋,复越东兴岭”,即此。《方舆纪要》卷86建昌府新城县:东兴岭在“县东三十里。因东兴废县而名”。
古山名。在今江西省黎川县和福建省光泽县之间。《资治通鉴》:南朝陈天嘉四年(563年),章昭达与周迪屡战于此。
在今江西黎川县东。《陈书·周迪传》:天嘉四年(563),周迪据临川,陈主遣其弟顼击之,迪兵溃,逾岭奔晋安,“明年秋,复越东兴岭”,即此。《方舆纪要》卷86建昌府新城县:东兴岭在“县东三十里。因东兴废县而名”。
古山名。在今江西省黎川县和福建省光泽县之间。《资治通鉴》:南朝陈天嘉四年(563年),章昭达与周迪屡战于此。
①即王昭君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十八里大青河南。②即今内蒙古达拉特旗西北昭君坟乡。清光绪《五原厅志》 卷上: 东南乡村中有昭君坟。
春秋晋地。在今山西石楼县东南。《春秋公羊传·僖公二年》: “请以屈产之乘,往必可得也。”何休注: “屈产,出名马之地。” 《春秋传说汇纂》 载,山西石楼县东南四里有屈产泉。即此。见“屈”。
即今山东宁津县东南尤集乡。清光绪《宁津县志》卷2:“邑东南二十五里尤家集。”
在今甘肃武山县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59宁远县: 鲁班山口 “以在鲁班山下而名。……《志》 云: 县境鲁班山口而下,有石门、太阳及砚石硖,凡六隘”。
元至元十五年(1279)改京兆府为安西府,次年又改为路。治所在咸宁、长安县(今陕西西安市)。因元世祖封其子莽噶拉于此为安西王,故名。俗称阿儿垛。辖境相当今陕西中部,西至眉县,东北至韩城,东南抵商县。皇
即今河南兰考县东仪封。民国属兰封县,有县佐驻此。
在今贵州遵义、仁怀两县间。《明史·吴广传》: 万历二十八年 (1600) 征播之役,“ (郭)通绪扼穿崖囤,广督土汉军击破之”。约在今贵州省遵义、仁怀二县间。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征播之役,吴广
在今贵州遵义县东。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征播之役,播州兵聚青蛇、长坎、玛瑙、保子四囤。即此。在今贵州省遵义县东。参见“青蛇囤”。
1926年置,属广东省。治所即今广东吴川市 (梅录镇)。1947年改置梅茂县。
北宋政和四年(1114)改淯井监置,治所在武宁县(今四川长宁县南七十里双河镇)。辖境相当今四川长宁、珙县及兴文、高县、筠连部分地。元属马湖路。泰定二年(1325)改为长宁州。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