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下江

下江

①古称长江自南郡(今湖北西部)以下为下江。 《后汉书·刘玄传》:王莽地皇三年(22),绿林义军“王常、成丹西入南郡,号下江兵”。

②长江上游地区的云南、贵州、四川各省人民泛称长江下游的江苏、安徽、浙江等省为下江。

③江苏旧时的别称。因江苏地处安徽的长江下游,故称安徽为上江,江苏为下江。

④水名。即太湖尾闾之一娄江。《史记·夏本纪》 张守节《正义》释“三江”云:“一江东北下三百余里入海,名曰下江,亦曰娄江。”即今苏州娄门外之娄江及其下游浏河。


(1)古地区名。汉时指长江自南郡(今湖北西部)以下为下江。西汉末绿林军一支西入南郡,称“下江兵”。(2)今云南、贵州、四川等长江上游之人泛称长江下游安徽、江苏、浙江等省为下江。(3)江苏省的别称。旧以江苏居安徽之长江下游,故称安徽为上江,江苏为下江。(4)古水名。太湖尾闾之一娄江(今浏河)的别称。(5)村名。在西藏自治区曲松县北部。曲松县和曲松镇人民政府驻地。人口300。下江,系用汉字译写的藏语地名,意为“北府邸”。曾译夏江、厦江、虾江。曾为夏江谿。海拔 3950 米。产青稞、小麦、油菜籽等。畜产有藏系绵羊、山羊、牦牛等。经泽八公路转拉泽公路,可抵达拉萨。


猜你喜欢

  • 双羊山

    在今安徽宣州市南。《方舆胜览》卷15宁国府:双羊山“在宣城南五里。以山有双羊石,故名。梅圣俞诗:风雪双羊路,梅花山下村”。

  • 清涧河

    亦作青涧河。在今陕西省北部。源出安塞县北界,东流经子长、清涧二县,又折而东南流经延川县东入黄河。《寰宇记》 卷38绥州废城平县有 “清涧川水”。《清一统志 · 绥德州》: 秀延水,“ 《县志》,清涧水

  • 伊山

    一名桓山。在今湖南衡阳县(西渡镇)东。《清一统志·衡州府一》:伊山“在衡阳县(今衡阳市)北三十里。《括地志》:伊山,晋桓伊读书处”。

  • 大和砦

    亦作太和寨。北宋筑,在今陕西神木县南太和寨东南二里太和沟内。金正大三年(1226)升为太和县。

  • 独山州

    明弘治七年 (1494) 改九名九姓独山州置,属都匀府。治所即今贵州独山县。州南二十里有独山,据清嘉庆 《贵州通志》 卷2 《都匀府图说》称: “群嶂相联,一峰独峙,州因以名。” 1913年改为独山县

  • 向阳镇

    即今吉林柳河县西南百二十里向阳镇。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通化县图:西北有向阳镇。(1)在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中部。面积27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向阳,人口 8170 万。又名向阳

  • 兴寿村

    即今北京市昌平县东三十里兴寿乡。清光绪《昌平州志》卷4:东“兴寿村。《采访册》:距城三十里”。

  • 西阳宫

    在今江西永丰县南沙溪镇。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读书、讲学、祀父的地方。西阳宫原名西阳观,因避其父欧阳观之讳,经请于朝改称宫。

  • 太平站

    元置,即今福建建瓯市南四十里太平街。元置,即今湖南省汨罗市东北大荆。明废。

  • 虾子场

    即今贵州遵义县 (南白镇) 东北虾子镇。清道光 《遵义府志》 卷6遵义县: 虾子场在 “城东七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