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万宝山

万宝山

①在今吉林长春市南(今伊通满族自治县南)。光绪《吉林通志》卷18伊通州:万宝山在“州南一百里”。1931年4月,长春县长郝永德将万宝山地区生熟荒地三千五百亩转租给朝鲜农民耕种。朝鲜农民为引伊通河水灌溉土地,在中国农民的土地上开沟挖渠,毁地四百余亩,并建水堰横阻伊通河,致使上游低地被淹没。中国农民群起反对。7月1日,中国农民在向当局提出抗议无效的情况下,愤而毁坝、填沟, 日本驻长春领事馆派日警镇压,打死打伤数十人。日本政府利用种种手段激化中朝人民的矛盾,在日本和朝鲜报纸上发表大量歪曲事实的文章。7月3日起,朝鲜仁川、汉城、平壤等地相继发生排华事件,中国侨民在朝鲜死一百多人,伤五百多人。日本政府藉此大造侵华舆论。“万宝山事件”是九·一八事变的序曲。

②即今吉林德惠市西南万宝镇。清光绪《吉林通志》卷16:长春府东北“七十里万宝山镇”。


猜你喜欢

  • 陈家沟镇

    即今湖北安陆市南二十二里陈沟乡。清光绪《德安府志》卷8《兵事》:同治三年(1864)四月,“总兵杨长龄扎郡陈家沟”。

  • 大赤水

    即今陕西华县西三十里赤水河。《水经·渭水注》:“渭水又东与竹水合,水南出竹山,北径媚加谷, 历广乡原东, 俗谓之大赤水, 北流注于渭。”

  • 高阳池

    即习郁池。在今湖北襄樊市南。《晋书·山简传》: “诸习氏,荆土豪族,有佳园池,简每出嬉游,多在池上置酒辄醉,名之曰高阳池。”

  • 看经楼

    又名望湖楼。五代吴越所筑。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边。《清 一统志·杭州府二》 “聚远楼” 条:“望湖楼,一名看经楼。乾德五年建。”又作望湖楼。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畔。五代时吴越王钱俶建。

  • 静安镇

    ①北宋置,属蕲县。在今安徽宿州市东南五十二里大店镇。为古汴河沿岸重镇。②即今河北昌黎县西南六十里靖安镇。明置堡于此。③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北。《宋史·高宗纪》: 南宋建炎四年 (1130) 五月,“金人焚

  • 窑圻

    在今湖北监利县西三十里。明置巡司于此。

  • 注滋口市

    俗称锯齿口、锯子口。即今湖南华容县东南五十三里注滋口镇。清光绪 《华容县志》 图: 东南有注滋口。

  • 百丈崖

    在今河南卢氏县南。《宋书·柳元景传》:元嘉二十七年(450),“元景以军食不足,难可旷日相持,乃束马悬车,引军上百丈崖,出温谷,以入卢氏”。在今河南省卢氏县南。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北伐,雍州

  • 蒙水县

    北魏置,属凉州建昌郡。治所当在今甘肃兰州市附近。后废。

  • 邑市县

    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属路南州。治所在邑市城(今云南宜良县东北十二里北古城镇)。明弘治三年(1490)废入路南州。古县名。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治今云南省宜良县东北古城镇。属路南州。弘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