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统暗沙
在南海中中国中沙群岛北部,位于中沙群岛与香港之间。距中沙大环礁约140海里。1947年公布名称为一统暗沙。郑资约《南海诸岛地理志略》载:一统暗沙“沙东西长二浬,宽一浬,平均深度8—9寻,最浅处有达6.5寻者。周围则深100寻以上,天气恶劣时破浪极大”。
在南海中中国中沙群岛北部,位于中沙群岛与香港之间。距中沙大环礁约140海里。1947年公布名称为一统暗沙。郑资约《南海诸岛地理志略》载:一统暗沙“沙东西长二浬,宽一浬,平均深度8—9寻,最浅处有达6.5寻者。周围则深100寻以上,天气恶劣时破浪极大”。
即汾。在今河南襄城县东北三十里颍水南岸汾陈村。《水经·颍水注》:“颍水又东南径柏祠曲东,历罡丘城南,故汾丘城也。”《续汉书·郡国志》:颍川郡襄城县“有汾丘”。
一名独猪山。即今海南省万宁县东南大洲岛。《舆地纪胜》 卷126万安军: 独洲山 “在城东南五十里。林木茂密,山峰插天”。《清一统志·琼州府一》 引 《旧志》: “山在海中,风顺半日可到,周六十里。又名
辽置,即今北京市东北朝阳区孙河乡。清孙承泽 《春明梦余录》 卷64: “望京馆在城东北五十里孙侯村,辽建,为南北使臣宿息饯饮之所。宋王曾《上契丹事》 曰,出燕京北门至望京馆。” 《日下旧闻考》 卷88
①一作僧祗。在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之宋卡。据 《隋书·赤土传》: “其王居僧祇城。”②亦译僧耆、层期。或以为专指非洲东岸的黑种人。昔大食人名非洲东岸之地曰僧祇拔儿,今尚有一小部地存其旧名,即桑给巴尔岛。
1913年改他郎厅置,属云南普洱道。治所即今云南墨江哈尼族自治县。1915年改墨江县。旧县名。1913年由他郎厅改置,治今云南省墨江哈尼族自治县驻地联珠镇。1916年更名墨江县。
唐贞元元年 (785) 升梅溪场置,属福州。治所即今福建闽清县。五代梁乾化元年 (911) 改名闽清县。旧县名。唐贞元元年(785年)升梅溪场置,治今福建省闽清县。属福州。五代梁乾化元年(911年)改
①明洪武十五年 (1382) 改武定路置,寻升军民府,万历中罢称军民,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南甸县 (今云南武定县东七里旧城)。隆庆四年(1570) 徙治和曲州 (今武定县)。清属云南省,乾隆三十五年
即蒙古土谢图汗部左翼中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东戈壁省赛汗都兰南。
①即今山东肥城市西南康王河。《水经·汶水注》: 泌水 “出肥成县东北原,西南流径肥成县故城南……其水又西南流注于汶”。②即沘水。今河南泌阳、唐河县之泌阳河。《方舆纪要》 卷51唐县: 泌水 “在城西。
在今江西宜丰县西北六十里黄岗镇。明、清置巡司于此。即今江西省宜丰县西北黄岗口。明万历年间于此置巡检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