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齐人攫金

齐人攫金

列子.说符》:“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音yù卖)金者之所,因攫(抓取的意思)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此事又见《吕氏春秋.去宥》。

齐人在攫金的时候,一心只想着金,只想着攫取,至于周围有没有人,他根本不顾。结果金没有攫得,这位齐人便被逮住了。

这个典故故事,常用以讽刺那种不顾客观情况,单凭主观愿望办事的利己主义者。

《佩文韵府》卷一〇〇“陌”韵“求剑客”下引僧益《山居》诗:“海上刻舟求剑客,市中当昼攫金人。”


主谓 齐国的人白天抢金子。比喻因利欲熏心而不顾一切。语本《吕氏春秋·去宥》:“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吏搏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对吏曰:‘殊不见人,徒见金耳。’”△贬义。多用于表示贪婪无耻方面。


【词语齐人攫金】  成语:齐人攫金汉语词典:齐人攫金

猜你喜欢

  • 花雨

    《法华经.分别功德品》:“佛说是诸菩萨摩诃萨得大法利时,于虚空中,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以散无量百十万亿众宝树下师子座上诸佛。”《佛说阿弥陀经》:“昼夜六时,天雨曼陀罗华。”据佛教传说,佛祖讲经到

  • 梅花点额

    源见“梅花妆”。指描梅花于额上为饰。清蒲松龄《代毕信涉通王受兹启》:“柏叶浮金,金卮荐合欢之酒;梅花点额,玉台生并蒂之香。”

  • 河东狮子

    源见“河东狮子吼。”指妒悍之妇。明梅鼎祚《玉合记.砥节》:“吼动河东狮子,惊回海底鸥儿。”偏正 指善妒而凶悍的女子。明·梅鼎祚《玉合记·砥节》:“吼动~,惊回海底鸥儿。”《西湖佳话·西泠韵迹》:“倘入

  • 卜鼎

    源见“禹鼎”。九鼎是古代传国重器,政权的象征。择定置放九鼎之所在,即意味定都于其地,因以为定都之称。《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国家粗定,高宗卜鼎临安,改元绍兴。”【词语卜鼎】   汉语大词典:卜

  • 安仁县

    同“安仁花县”。唐 韩仲宣《晦日宴高氏林亭》诗:“地接安仁县,园是季伦家。”

  • 同日而论

    犹相提并论。《史记.苏秦列传》:“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后汉书.李固传》:“明公踵伯成之高,全不朽之誉,岂与此外戚凡辈耽荣好位者同日而论哉!”见“同日而语”。《后汉

  • 直弦

    同“直如弦”。《南史.郭祖深传》:“直弦者沦溺沟壑,曲钩者升进重沓。”【词语直弦】   汉语大词典:直弦

  • 凤台箫

    源见“乘鸾”。借指情郎佳偶。明文徵明《醉扶归.秋闺》曲:“怎能勾重合凤台 箫,多应是耽误巫山雨。”

  • 琴残子敬床

    源见“人琴俱亡”。悲悼亡友。清王夫之《哀管生永叙》诗:“笛咽山阳馆,琴残子敬床。”

  • 扛鼎拔山

    见“拔山举鼎”。【词语扛鼎拔山】  成语:扛鼎拔山汉语大词典:扛鼎拔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