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鼎铛耳

鼎铛耳

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一:“御史中丞雷德骧劾普强占市人第宅,聚敛财贿,上怒叱之曰:‘鼎铛尚有耳,汝不闻赵普吾之社稷臣乎?’”后因以“鼎铛耳”为责人有耳不闻的典实。清赵翼《大柳驿相传为赵韩王授徒处》诗:“眷深不讳瓜子金,权重咸知鼎铛耳。”


【词语鼎铛耳】   汉语词典:鼎铛耳

猜你喜欢

  • 堕马妆

    同“堕马髻”。明陈子龙《越中清明忆长安作》诗:“袖分鸭绿盘龙绣,鬓压鸦青堕马妆。”清 二石生《十洲春语》:“夜烛飞鸾影,晨奁堕马妆。”【词语堕马妆】   汉语大词典:堕马妆

  • 仙令双凫

    源见“王乔凫舄”。喻地方官的行踪。明徐渭《寿徐山阴》诗:“仙令双凫日,新皇万历年。”

  •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惭愧)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后因以“仰不愧于天俯不作

  • 东方大隐

    同“金门大隐”。傅尃《次韵答今希见过王仙馆中留别》之四:“诸葛苟全倦闻达,东方大隐且栖迟。”

  • 杨意荐

    源见“狗监推才”。指识人才的人荐引。清尤侗《别长安》诗之五:“作赋不待杨意荐,著书宁待所忠求。”

  • 求马买骨

    见“千金买骨”。[例]李市长把我从国外招回,只是求才心切,~而已,其实我这一副疲病之身,已难有作为了。

  • 赭衣半道

    赭衣:赤色的衣服,罪人所穿。路上的行人有一半是穿赭衣的,即罪人很多的意思。《汉书.贾山传》:“至秦则不然。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赋敛重数,百姓任罢,赭衣半道,群盗满山,使天下之人戴目而视,倾耳而听。”【

  • 战战慄慄,日慎一日

    战战慄慄:形容极其恐惧的样子。慄慄,也作“栗栗”。日慎一日:一天比一天谨慎。 表示言行谨慎,翼翼小心。语出《淮南子.人间训》引《尧戒》曰:‘战战慄慄,日慎一日。人莫蹪于山,而蹪于垤。’”《战国策.秦

  • 射隼

    《周易.系辞下》:“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隼,是凶猛的禽鸟。墉,城墙。《易》系辞下称,在高高的城墙上射

  • 一衣带水

    衣带:古人腰间系的带子。一衣带水,形容长江狭窄如一条衣带。后引申为虽有江河湖海之隔,亦不足为阻。语出隋文帝之口。隋文帝杨坚(541-604年),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北周外戚,封隋王,任丞相,朝政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