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鸿鹄之志

鸿鹄之志

鸿:大雁。 鹄(hú胡):天鹅。 鸿鹄:泛指大鸟。此典指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早在年轻时就有要像大鸟鹏程万里飞行之远大志向。后以此典形容人的志向远大,必将有所作为。 陈胜(?——前208年),字涉,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人。 陈胜年轻时,曾经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田,一次休息在田埂上,他叹恨不平地抱怨很久,便说:“要是谁将来富贵了,彼此都不要忘掉了谁。”受雇的伙伴们笑着应声问道:“你是被雇佣来耕田的,那里来的富贵呢?”陈胜叹息说:“唉,燕子、麻雀这些小鸟哪里能知道大雁、天鹅之志向啊?”此典又作“鸿鹄志”、“忘鸿鹄”、“陇上嗟”、“无忘耕垄时”、“燕雀”、“富贵不相忘”。

【出典】:

史记》卷48《陈涉世家》1949页:“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chuò绰,停止)耕之垄(田埂)上,怅(chàng唱,不称心)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长叹)曰:‘嗟(jiē喈,叹息)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例句】:

隋·萧毂《野田黄雀行》:“不知鸿鹄志,非是凤凰群。”唐·李商隐《大卤平后移家到永乐县居》:“逸志忘鸿鹄,清香披蕙兰。” 宋·王令《秋日感愤》:“蛟龙不是池中物,燕雀焉知陇上嗟。” 宋·陆游《赠成封州》:“极知自有封侯骨,但要无忘耕垄时。” 宋·辛弃疾《破阵子》:“燕雀岂知鸿鹄,貂弹元出兜鍪。” 宋·黄庭坚《寄陈适用》:“富贵不相忘,寄声相慰藉。” 元·王实甫《西厢记》三本一折:“休教他……藕丝儿缚定鹍鹏翅,黄莺儿夺了鸿鹄志。” 元·郑德辉《王粲登楼》第1折:“大丈夫仗鸿鹄之志,据英杰之才。”


偏正 比喻高远的理想。《吕氏春秋·士容》:“夫骥骜之气,~,有谕乎人心者诚也。”元·郑光祖《王粲登楼》1折:“大丈夫仗~,据英杰之才。”△褒义。多用于志向方面。→志在四方 壮志凌云 ↔自甘堕落


【典源】 《史记·陈涉世家》:“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今译】 秦末陈胜,字涉,年轻时家中贫穷,给人当佣工,在田头休息时,自己感慨了半天,对别人说:“如果今后富贵了,彼此不要忘记。”一同当佣工的人都笑话他:“你是个给人干活的穷汉,会有什么富贵?”陈胜叹息说:“唉,燕雀哪里会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志向远大;或以“燕雀”指安于现状,庸碌无为的人。

【典形】 富贵不相忘、鸿鹄志、陇上嗟、忘鸿鹄、无忘耕垄时、燕雀、苟富贵无相忘、垄上兴大楚、鸿鹄同燕雀。

【示例】

〔富贵不相忘〕 宋·黄庭坚《寄陈适用》:“富贵不相忘,寄声相慰藉。”

〔鸿鹄志〕 隋·萧毂《野田黄雀行》:“不知鸿鹄志,非是凤凰群。”

〔陇上嗟〕 宋·王令《秋日感愤》:“蛟龙不是池中物,燕雀焉知陇上嗟。”

〔忘鸿鹄〕 唐·李商隐《大卤平后移家到永乐县居》:“逸志忘鸿鹄,清香披蕙兰。”

〔无忘耕垄时〕 宋·陆游《赠成封州》:“极知自有封侯骨,但要无忘耕垄时。”

〔燕雀〕 宋·辛弃疾《破阵子》:“燕雀岂知鸿鹄,貂蝉元出兜鍪。”


【词语鸿鹄之志】  成语:鸿鹄之志汉语词典:鸿鹄之志

猜你喜欢

  • 河阳色

    源见“河阳一县花”。泛指桃李花色艳丽。清孙枝蔚《赠安肃梁明府木天》诗之一:“花少河阳色,琴无单父声。”【词语河阳色】   汉语大词典:河阳色

  • 谈何容易

    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今则不然,反以为诽谤君之行,无人臣之礼,果纷然伤于身,蒙不辜之名,戮及先生,为天下笑,故曰谈何容易。”“谈及容易”,原指臣下向君主进言很不容易。后亦谓做起事来并非象说的那么

  • 梦中蝶

    源见“庄周梦蝶”。喻指闲逸自得。宋王安石《戏赠叶致远直讲》诗:“忘情塞上马,适志梦中蝶。”

  • 长爪郎

    《新唐书》卷二〇三《文艺下.李贺传》:“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唐代著名诗人李贺,其人纤瘦,眉长似连,指爪细长,书写神速。每日苦心收集佳句为诗。其母曰:“是儿要呕出心

  • 卷土重来

    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整顿恢复,以求再起。唐代杜牧《题乌江亭》诗:“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连动 人马奔跑时卷起了尘土又向这边跑来了。比喻失败后重新组织力量,猛扑

  • 项岂砥石

    《新唐书.林蕴传》:“林蕴字梦复,泉州蒲田人。……蕴世通经,西川节度使韦皋辟推官。刘辟反,蕴晓以逆顺,不听。复遗书切谏,辟怒,械于狱,且杀之。将就刑,大呼曰:‘“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得死为幸矣!’辟

  • 赵杲送曾哀

    同“赵老送灯台”。元杨文奎《儿女团圆》二折:“每日家问春梅,无消息,哎!他也恰便似赵杲送曾哀。”【词语赵杲送曾哀】   汉语大词典:赵杲送曾哀

  • 坐薪尝胆

    同“卧薪尝胆”。宋苏轼《富郑公神道碑》:“愿陛下思夷狄轻侮中原之耻,坐薪尝胆,不忘修政。”并列 形容勤勉自律,奋发图强。宋·陈亮《与叶丞相书》:“前之悠悠已十年矣,而后之悠悠特未可知,孤圣天子~之本意

  • 孟子出妻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孟子妻独居,踞(此当释为蹲,蹲不雅,故称无礼)。孟子入户视之,白其母曰:‘妇无礼,请去之。’母曰:‘何也?’曰:‘踞。’其母曰:‘何知之?’孟子曰:‘我亲见之。’母曰:‘乃

  • 尾大难掉

    犹尾大不掉。三国 魏 曹冏《六代论》:“所谓末大必折,尾大难掉。尾同于体,犹或不从,况乎非体之尾,其可掉哉!”见“尾大不掉①”。三国魏·曹冏《六代论》:“所谓末大必折,~。尾同于体犹或不从,况乎非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