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鸿飞冥冥

鸿飞冥冥

扬雄《法言.问明》:“治则见,乱则隐。鸿飞冥冥,弋人何慕焉?”李轨注:“君子潜神重玄之域,世网不能制御之。”后因以“鸿飞冥冥”指有道之人遁隐。宋王应麟困学纪闻.考史二》:“庞萌为人逊顺,而光武以托孤期之,不惟失于知人,其惑于佞甚矣,子陵所以鸿飞冥冥也。”亦泛指远避祸害,逃之夭夭。李劼人《死水微澜》五部分十五:“而正凶帮凶则鸿飞冥冥,连一点踪影都没有探得。”


主谓 鸿雁飞向高远的天际。比喻隐士远走高飞脱身隐迹。汉·扬雄《法言·问明》:“治则见,乱则隐。~,弋人何慕焉?”明·徐渭《四老图赞》:“或以为商颜采芝之辈,~矣,而胡为乎浅水平山?”后也指肇祸者逃之夭夭。李劼人《死水微澜》5部15:“而正凶帮凶则~,连一点踪影都没有探得。”△多用于指脱身而走。→远走高飞 ↔天网恢恢。 也作“飞鸿冥冥”。


【典源】 汉·扬雄《法言·问明》:“或问君子,在治,曰:‘若凤。’在乱,曰:‘若凤。’或人不谕,曰:‘未之思矣。’曰:‘治则见,乱则隐。鸿飞冥冥,弋人何篡焉。”

【今译】 有人问君子在治世如何,答道:“像凤凰。”又问在乱世如何,答道:“像凤凰。”问的人不明白,又解释道:“治世则出现,乱世则隐去。鸿雁高飞远去,猎人又怎么射得到呢。”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志向高远; 或形容远祸避害。

【典形】 避弋、高鸿、高鸿避弋、歌鸿冥、鸿避弋、鸿飞冥冥、冥鸿、弋慕鸿、弋人空慕、鸿惊避戈、冥鸿云外,弋者何慕。【示例】

〔避弋〕 宋·苏轼《次韵程正辅》:“孤鸿方避弋,老骥犹在坰。”

〔高鸿〕 宋·苏轼《和刘道原寄张师民》:“腐鼠何劳吓,高鸿本自冥。”

〔高鸿避弋〕 宋·杨亿《因人话建溪旧居》:“经年已结南枝恋,更羡高鸿避弋飞。”

〔歌鸿冥〕 宋·梅尧臣《次韵答黄介夫》:“彼勿叹凤衰,此正歌鸿冥。”

〔鸿避弋〕 清·唐孙华《敬题先师朱昭芑先生遗像》:“但看鸿避弋,谁想凤仪庭。”

〔鸿飞冥冥〕 宋·范成大《范老前岁相别》:“鸿飞冥冥鸥浩荡,安得置之鸡鹜间?”

〔冥鸿〕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时之不来也,为雾豹为冥鸿,寂兮寥兮,奉身而退。”

〔弋慕鸿〕 宋·苏辙《次前韵观试进士》:“文缛山藏豹,飞高弋慕鸿。”

〔弋人空慕〕 明·高启 《沁园春》:“须高举,教弋人空慕,云海茫然。”


【词语鸿飞冥冥】  成语:鸿飞冥冥汉语词典:鸿飞冥冥

猜你喜欢

  • 玉女窗

    《文选》卷十一东汉.王文考(延寿)《鲁灵光殿赋》:“神仙岳岳于楝间,玉女窥窗而下视。”北周.庾信《庾子山集》卷二《哀江南赋》:“西瞻博望,北临玄圃。月榭风台,池平树古。倚弓于玉女窗扉,系马于凤凰楼柱。

  • 钧天帝乐

    同“钧天广乐”。宋史浩《采莲舞》词:“蕊宫阆苑,听钧天帝乐,知他几遍。”

  • 邯郸道

    唐.沈既济《枕中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唐开元中,卢生在邯郸道旅舍中,遇道士吕翁。卢生为不能搏取功名富贵而慨叹。吕翁以一枕授生,生遂熟睡入梦。历数十年荣华富贵又遭逢坎坷。及至醒来,店主炊黄粱饭尚未熟

  • 起死灰

    源见“死灰复燃”。谓使失势者重新得势。清尤侗《张家湾》诗:“参军不足当鸡肋,安国何能起死灰?”

  • 东堂分鹅

    参见:鹅炙

  • 宓子弦歌

    同“宓子弹琴”。清袁枚《虞山小住赠许芝田明府》诗:“宓子弦歌宜小邑,许由家世本无民。”

  • 远致石榴

    《文选》卷十六晋.潘安仁(岳)《闲居赋》:“石榴蒲陶之珍。”唐.李善注引晋.张华《博物志》:“张骞使大夏,得石榴。”晋.陆机《与弟云书》:“张骞为汉使外国十八年,得涂林安石榴也。”(据《太平御览》卷九

  • 痒背仙人抓

    同“背痒仙人爬”。宋苏舜钦《奉酬公素学士见招》诗:“病膜谁将宝篦刮,痒背恰得仙人抓。”

  • 侯调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声音》:“空侯:谨按《汉书》:孝武皇帝赛南越,祷祠太乙、后土,始用乐人侯调依琴作坎坎之乐,言其坎坎应节奏也,侯以姓冠章耳。”汉武帝时,乐工侯调,为乐器箜篌的创制者。后遂用为箜篌之

  • 泼火雨

    《说郛》卷四八引宋侯延庆《退斋雅闻录》:“河朔人谓清明雨为泼火雨,立夏为隔辙雨。”寒食在清明前后,旧俗寒食节禁火,故此时下雨称“泼火雨”。亦泛指春雨。宋梅尧臣《依韵和长文紫微春雨》之一:“年年泼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