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鸡犬飞升

鸡犬飞升

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讽喻小人仗势发迹。清黄遵宪《游箱根》诗之四:“鸡犬亦飞升,熊鱼得所欲。”


【典源】 汉·王充《论衡·道虚》:“淮南王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此言仙药有余,犬鸡食之,,并随王而升天也。”晋·葛洪《神仙传·刘安》:“汉淮南王刘安,汉高帝之孙也。……独折节下士,笃好儒学,兼占侯方术。养士数千人,皆天下俊士。”“于是乃有八公诣门,皆须眉皓白。……八公谓安曰:‘可以去矣! 此乃是天之发遣王,王若无此事,日复一日,未能去世也。’八公使安登山大祭、埋金地中,即白日升天。八公与所踏山上石,皆陷成迹,至今人马迹犹存。”“时人传八公、安临去时,余药器置在中庭,鸡犬舐啄之,尽得升天。故鸡鸣天上,犬吠云中也。”

【今译】 汉淮南王刘安好道术,虽然是一位诸侯,但亲身礼敬道人方士。他的门下常常有方士几千人,后来有八位方士称为八公,来见刘安,传授他道术,使刘安得白日全家升天。炼丹药的器皿放在庭院里,被鸡犬啄舐,鸡犬也都升天,鸡在天上鸣,犬在云中吠。【释义】 后以此典指得道飞升; 或用以形容人间胜境; 也用以指攀附权贵而得以升迁。

【典形】 拔宅向青霄、飞鸡犬、淮南鸡、淮南犬、淮王鸡犬、淮王宅、鸡犬飞升、鸡犬偷仙药、鸡犬云中、刘安鸡、刘安升、犬吠白云、仙鸡、仙家鸡犬、云中鸡犬、淮王旧鸡犬、淮南鸡犬、残药沾鸡犬、拔宅淮王、鸡鸣天边、鸡犬登仙、鸡犬神仙、鸡犬刘安、鸡犬云间、鸡入白云、犬影入云、云间鸡犬、淮南举、舐药鼎、问鸡犬、刘安宅。

【示例】

〔拔宅向青霄〕元·冯子振《鹦鹉曲·拔宅冲升图》:“想云霄犬吠鸡鸣,拔宅向青霄去。”

〔飞鸡犬〕 明·徐渭《八仙台次韵》:“能令大药飞鸡犬,欲傍中央剪草莱。”

〔淮南鸡〕 唐·李商隐《井泥四十韵》:“淮南鸡舐药,翻向云中飞。”

〔淮南犬〕 清·王夫之《广落花诗》:“云中任逐淮南犬,腐草宁归浈峡猿。”

〔淮王鸡犬〕 清·王摅《赠临江李述斋太守》:“功成全家上升去,淮王鸡犬咸登仙。”

〔鸡犬飞升〕 清·黄遵宪 《游箱根》:“鸡犬亦飞升,熊鱼各得欲。”

〔鸡犬偷仙药〕 唐·钱起《过王舍人宅》:“鸡犬偷仙药,儿童受道书。”

〔鸡犬云中〕 元·宋远《意难忘》:“鸡犬云中,笑种桃道士,虚费春风。”

〔刘安鸡〕 明·袁宏道《悲哉行》:“朝牧老君龙,暮守刘安鸡。”

〔刘安升〕 清·黄景仁《夹石》:“人言刘安升,于此去飘忽。”

〔犬吠白云〕 唐·杜甫《滕王亭子》之一:“春日莺啼修竹里,仙家犬吠白云间。”

〔仙鸡〕 明·汤显祖《紫萧记》:“愿逐淮王之仙鸡,备彭公之采女。”

〔仙家鸡犬〕 元·杨维桢《雨后云林图》:“便须借榻云林馆,卧听仙家鸡犬声。”

〔云中鸡犬〕 唐·罗隐《广陵开元寺阁上作》:“云中鸡犬刘安迹,月里笙歌炀帝归。”


猜你喜欢

  • 纳牖

    《易.坎》:“纳约自牖,终无咎。”程颐传:“纳约,谓进结于君之道;牖,开通之义。室之暗也,故设牖,所以通明……人臣以忠信善道结于君心,必自其所明处乃能入也。”后遂以“纳牖”谓导人于善。《明史.郑履淳传

  • 乞巧穿针

    源见“乞巧”。指妇女佳节乐事。元乔吉《金钱记》二折:“秋乞巧穿针会玉仙,冬赏雪观梅到玳筵。”【词语乞巧穿针】  成语:乞巧穿针

  • 辽东帽

    《三国志.魏书.管宁传》载:三国时魏人管宁,字幼安,北海朱虚人。……从魏文帝黄初至魏明帝青龙年间,几次下诏书,请他出仕,他都辞不赴命。魏明帝下诏书给青州刺使程喜,询问管宁不奉诏出仕的原因,“喜上言:‘

  • 聚米山川

    同“聚米为谷”。清顾贞观《戚氏.二乔观兵书图》词:“量珠做、鸳鸯阵里,聚米山川。”

  • 万紫千红

    形容百花盛开的样子。宋代朱熹《春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并列 形容百花盛开,绚丽多彩的景象。语出朱熹《春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元·无名氏《七贤过关·四时思情》

  • 嵇血

    同“嵇侍中血”。明无名氏《鸣凤记.夫妇死节》:“一言犯威,五刑殉裂;关脑比心,严颜嵇血。”

  • 张绪

    源见“张绪风流”。本指风流可爱的张绪,后多以形容垂柳轻盈柔美,飘逸多姿。唐李山甫《柳》诗之四:“假饶张绪如今在,须把风流暗里销。”宋毛滂《蓦山溪.杨花》词:“墙阴苑外,一片落谁家。叶依依,烟郁郁,依旧

  • 墙面

    同“面墙”。《旧唐书.阎立本传》:“吾少好读书,幸免墙面。”宋司马光《辞免馆伴札子》:“两朝事体,正如墙面;虏中情伪,分毫不知。”【词语墙面】   汉语大词典:墙面

  •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选择人家的优点而加以效法;看出人家的缺点,如果自己有,就加以改正。语出《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也指对旧的规章制度,重加审定,好的保留,不好的加以改正。《

  • 夜语对床

    参见:对床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