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风马牛不相及

风马牛不相及

或省作“风马牛”。风,指动物间牡牝相诱。风马牛不相及,是说马、牛是两种不同的动物,即使放任他们相诱,也不能达到交配的目的。比喻双方没有任何利害冲突关系。公元前656年,中原霸主齐桓公率领八国之师南下伐楚。楚国一方面调集军队严阵以待,一方面遣使见齐桓公,质问他为何兴师。使臣说:“您住在北方,我住在南方。‘风马牛不相及’;没有想到,您竟率师南下,进入我们的地盘,究意何故?”齐国上卿管仲虽然强词夺理地说了理由,但是慑于楚国地广人众,却不敢贸然进攻。最后以楚国承认齐国的霸主地位而结束。

【出典】:

左传·僖公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例句】:

南宋·陆游《天气作雪戏作》:“八十又过二,与人风马牛。” 宋·刘克庄《答南雄翁教授书》:“人情面谀,虽至亲骨肉间犹有隐情。足下于仆风马牛不相及,而意气倾攻,倒瑕指疵,慨然以订顽砭愚自任。推足下之心,将以其美诸身者淑诸人也。”


主谓牛马走失,不会跑到对方境内。一说牛马不同类,雌雄不致相诱。比喻毫不相干之意。语出《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古华《姐姐寨》:“可唱山歌和出人命两码事,实在有点~啊。”△多用于两事物没有关系方面。→风马不接 了无相涉 ↔息息相关 休戚相关。 也作“风马牛”、、“风牛马不相及”、“马牛其风”、“牛马风”。


事物之间毫不相干谓之 “风马牛不相及”。

语出 《左传·僖公四年》: “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知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疏: “服虔云: ‘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谓马牛风逸,牝牡相诱……言此事不相及,故以取喻不相干也。”

当年,“齐侯以 ( 率) 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国使臣对齐侯说了那番话,意为齐、楚两国一在北,一在南,两国没有任何关系,毫不相干,就像马、牛牝牡相诱是 “不相及”的事,齐国的军队来到楚国,不知是何缘故。

服虔释 “风”为放,谓牝牡相诱放逸,此为传统说法,杜预注《左传》取其说,孔颖达疏同。

实际上,服虔之说源于贾逵。 《书·费誓》: “马牛其风。”传:“马牛风佚。”疏: “僖四年 《左传》云: ‘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贾逵云: ‘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然则马牛放佚,因牝牡相逐而遂至放佚远去也。’”依文义,“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即使牝牡相诱、马牛风逸,也不会从南海跑到北海,那是 “不相及”、达不到的事,所以是不相干的。可见贾逵之意,释 “风”为放佚,意即逃逸,甚确。《书·费誓》“马牛其风”下句是 “臣妄逋逃”,风、逃对举为文,义同。

“不相及”为什么说 “风马牛”,其因如此。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


【词语风马牛不相及】  成语:风马牛不相及汉语词典:风马牛不相及

猜你喜欢

  • 株连

    因一人犯罪而牵累多人,象根株牵连一样。亦称“株蔓”、“株累”、“株连蔓引”。《新唐书.吉温传》:“于是慎矜兄弟皆赐死,株连数十族。是时温与希奭相勖以虐,号‘罗钳吉网’。”【词语株连】   汉语大词典:

  • 沈郎瘦

    同“沈约瘦”。宋黄庭坚《王立之承奉诗报梅花已落尽次韵戏答》诗:“定是沈郎作诗瘦,不应春能生许愁。”

  • 道远任重

    见“任重道远”。

  • 绿衣

    《诗.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裳。”相传此系卫 庄姜伤己之诗。古人以黄为正色,绿为间色,间色为衣,黄色为里,比喻尊卑倒置,贵贱失所。后因以“绿衣”为正室失位的典故。唐李德裕《讨回鹘制》:“亟闻

  • 谢家庭树

    同“谢庭兰玉”。前蜀贯休《少监》诗之一:“荀氏门风龙变化,谢家庭树玉扶疏。”【词语谢家庭树】   汉语大词典:谢家庭树

  • 血射天

    源见“囊血射天”。形容暴虐和狂妄犯上。唐杜甫《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浪作禽填海,那将血射天。”

  • 龙伯国人

    源见“龙伯钓鳌”。喻巨人。民意《告非难民生主义者》:“是又梁氏所谓犹以千百之僬侥国人,与一二之龙伯国人抗,蔑有济也。”

  • 瓶簪

    同“瓶沉簪折”。宋柳永《离别难》词:“算神仙五色灵单无验,中路委瓶簪。”【词语瓶簪】   汉语大词典:瓶簪

  • 霜因邹衍下

    源见“六月飞霜”。谓冤屈感天动地。清顾炎武《松江别张处士悫》诗:“霜因邹衍下,日为鲁阳驱。”

  •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大车:古代指用牛拉的车。輗( ㄋㄧˊ ní ):古代大车车辕和横木相衔接的活销。小车:古代指用马拉的车。軏( ㄩㄝˋ yuè ):古代车上置于车辕和横木衔接处的销钉。没有“輗”和“軏”,车就不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