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顾名思义

顾名思义

看到名字就想到名子的含义。后来也比喻做出某种结论或解释是理所当然的。王昶(?-259年),字文舒,太原晋阳(今山西晋阳)人。曹丕在东宫时,为中庶子。曹丕即位,迁兖州刺史。明帝时加扬烈将军。齐王曹芳时和东吴交战,以军功封征南大将军,京陵侯,后以平诸葛诞之乱,位进司空。王昶为人非常注重名节,甚至给子侄们起名字也考虑谦实守道。侄儿起名叫王默(字处静)、王沈(字处道)。其子名叫王浑(字玄冲)、王深(字道冲)。并写书告戒他们说:“孝敬仁义是最重要的,应身体力行,不应追求浮华。我想让你们立身行事,遵守儒者之教,履行道家之言,所以才用玄、默、冲、虚作你们的名字,为的是让你们看到名字就想到它的含义,而不能违背它。”

【出典】:

三国志·魏书·王昶传》卷27第744、745页:“其为兄子及子作名字,皆依谦实,以见其意,故兄子默字处静,沈字处道,其子浑字玄冲,深字道冲。遂书戒之曰:‘……欲使汝曹立身行己,尊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故以玄默冲虚为名,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

【例句】:

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桓南郡与道曜讲《老子》,王侍中(祯之)为主簿,在坐。桓曰:‘王主簿可顾名思义。’”刘峻注:“老子明道,祯之字思道,故曰‘顾名思义。’”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回:“岳飞应道:是先人命为‘鹏举’二字。周侗道:‘正好顾名思义。’”


连动 看到名称,就会想到它的含义。语出《三国志·魏书·王昶传》:“其为兄子及子作名字,皆依谦实,以见其意,故兄子默字处静,沉字处道,其子浑字玄冲,深字道冲。遂书戒之曰……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张天民《创业》:“无名地,~,它是个什么都没有的地方,没有人家,没有道路,没有牛羊,它连个名字都没有,因此叫无‘名’地。”△用于描写名实一致。→ 望文生义循名责实 名副其实 ↔有眼无珠 名不副实 土龙刍狗 有名无实


【词语顾名思义】  成语:顾名思义汉语词典:顾名思义

猜你喜欢

  • 仪舌在

    同“仪舌尚存”。宋张榘《贺新凉.送刘澄斋制干归京口》词:“髀肉未消仪舌在,向樽前、莫洒英雄泪。”

  • 扬雄草玄

    草玄:起草,撰写《太玄》。扬雄(字子云)是西汉著名的学者,平生好学,著述颇丰。汉哀帝时,外戚丁氏、傅氏和董贤等权臣先后辅政专权,凡是投靠、依附他们的人,一入仕途就能做到俸禄二千石的高官。而扬雄却埋头撰

  • 三珠

    同“三珠树”。北周庾信《伤心赋》:“三虎二龙,三珠两凤,并有山泽之灵,各入熊罴之梦。”【词语三珠】   汉语大词典:三珠

  • 梦叶熊罴

    同“梦协熊罴”。明沈受先《三元记.抵墓》:“料想天地无私,神目如掣电。梦叶熊罴在目前,天赐佳儿贵怎言?”【词语梦叶熊罴】   汉语大词典:梦叶熊罴

  • 淮阳绩

    源见“卧治”。谓清简无为,政绩显著,为人所称颂。宋刘敞《睡起》诗:“愧无淮阳绩,高卧亦终年。”【词语淮阳绩】   汉语大词典:淮阳绩

  • 赠策绕朝

    源见“绕朝策”。借指临行送别的友人。清唐孙华《送周序三广文之官宿松》诗:“赠策绕朝无别语,临行惟是祝加餐。”

  • 物极则衰

    见“物盛则衰”。《史记·李斯传》:“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吾未知所税驾也!”【词语物极则衰】  成语:物极则衰

  • 五斗不乱

    《新唐书.王绩传》:“其饮至五斗不乱。……著《五斗先生传》。”斗,指羹斗,古代的酒器。石,十斗为一石。唐王绩饮酒五斗,神志仍然清醒。后因用为善饮酒之典。宋.陆游《剑南诗稿》卷十一《对酒》:“朝饮绩五斗

  • 飞燕舞

    赵飞燕(?-前1年),汉成帝皇后。出身微贱,因体态轻盈,善舞能歌,所以取名“飞燕”,原是阳阿主家的歌女。汉成帝刘骜微服外出,在阳阿主家作客,在欣赏歌舞时,对赵飞燕颇喜爱。召入宫中,受到宠幸,为倢伃。后

  • 顺济王

    宋沈括《梦溪笔谈.神异》载:传说彭蠡湖(江西 鄱阳湖)有神蛇,称彭蠡小龙,船家以洁器荐之,则蛇伏舟中,船乘便风,日行数百里而无波涛之恐。后有司以状闻于上,诏封为“顺济王”。民间因以“顺济王”指能保佑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