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青睐

青睐

同“青眼”。宋王明清春娘传》:“居二年,会新守至,守与司理有旧,司户又蒙青睐。”


对人重视、看好,谓之 “青睐 ( lài) ”。

“青”是何义,“睐”又作何解呢?

先说 “睐”。 《说文·目部》: “睐,目童 ( 瞳) 子不正也。从目,来声。”即谓 “瞳人不正”,此 “不正”则斜视。曹植 《洛神赋》“明眸善睐”李善注: “睐,旁视也。”明眸而旁视,意即美目顾盼生姿。因此,“睐”有 “看”义。

“青”,此指 “青眼”。即眼珠在正中,正视。正眼看人,表示一种尊重、喜爱之意。如果眼睛向上或向旁看,则表示一种轻视、憎恶之意。这便是 “青白眼”之说。此说源于 《晋书·阮籍传》: “籍又能为青白眼。”他见到庸俗之人,便翻白眼。有次嵇康的哥哥嵇喜前往他家吊丧,因其为庸俗之士,阮籍便以白眼对之。后来,嵇康听说了此事,便携带酒、琴前往,阮籍 “大悦”,“乃见青眼”。阮籍、嵇康均为魏晋 “竹林七贤”的重要人物。

以青眼看人,这叫做 “垂青”,亦谓之 “青睐”。 《名义考》卷六: “后人有青盼、垂青之语。人平视睛圆则青,上视睛藏则白。上视,怒目而视也。”

“青”为 “青眼”,“睐”为 “看”,所以,“青睐”即青眼看人示好之意,它与 “青白眼”一语有关。


【词语青睐】   汉语词典:青睐

猜你喜欢

  • 引车卖浆

    《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又:“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后因以“引车卖浆”泛指卑贱的行业。林纾《致蔡元培书》:“若尽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字,则都下

  • 笼街喝道

    形容仪仗、气派之威风。出自唐人温造的事迹。温造(766-835年)字简舆,河内(今河南沁阳)人。长庆元年,授京兆府司马参军,历任殿中侍御史、起居舍人、御史中丞等职。其人性格骄横,若有人稍许触犯,即便是

  • 鱼亥

    同“鲁鱼亥豕”。明范明泰《〈读书镜〉跋》:“仲贞……于其结撰之暇,取眉公《读书镜》,与伯兄尔侯与张君 元弢,尽纠鱼亥而刻之。”【词语鱼亥】   汉语大词典:鱼亥

  • 王献之青毡

    同“青毡故物”。清郑燮《家书.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二书》:“若一无所有,便王献之青毡,亦可携取质百钱救急也。”

  • 野狐

    同“野狐禅”。梁启超《新民说》九:“当晚明时,举国言心学,全学界皆野狐矣。”【词语野狐】   汉语大词典:野狐

  • 过庭鲤

    同“过庭闻礼”。郑元佑张雨《学诗斋联句》:“言超授简贡,道在过庭鲤。”【词语过庭鲤】   汉语大词典:过庭鲤

  • 聂政姊

    《战国策》卷七十二《韩策二》:“聂政直入,上阶刺韩傀……因自皮面抉眼,自屠出肠,遂以死。韩取聂政尸于市,悬购之千金。久之莫知谁子。聂姊闻之,曰:‘弟至贤,不可爱妾之躯,灭吾弟之名,非弟意也。’乃之韩。

  • 董奉活燮

    《三国志.吴书.士燮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引葛洪《神仙传》:“燮尝病死,已三日,仙人董奉以一丸药与服,以水含之,捧其头摇消之,食顷,即开目动手,颜色渐复,半日能起坐,四日复能语,遂复常。奉字君异,侯官

  • 孚号

    《易.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孔颖达疏:“‘孚号有厉’者,号,号令也,行决之法,先须号令。夬,以刚决柔,施之于人,则是用明信之法而宣其号令。”后因以“孚号”指君王的号令或诏命。宋曾巩《侍中制》:

  • 席帽趋时

    同“席帽离身”。清钱谦益《客途有怀吴中故人》诗:“青袍奉母谁如子?席帽趋时自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