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陟明

陟明

《书.舜典》:“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孔传:“三年有成,故以考功;九岁,则能否幽明有别。黜退其幽者,升进其明者。”后以“陟明”指进用贤能。唐白居易《王众仲可衡州刺史制》:“衡 湘之间,蛮杂处。无以俗陋,不慎乃事;无以地远,而怠厥心。副吾陟明,俟汝奏课。”清侯方域《豫省试策三》:“陟明之典,劝民庸也。”


【词语陟明】   汉语词典:陟明

猜你喜欢

  • 思过半矣

    对问题的理解超过了一半。 意谓已经弄懂了大部分道理。语出《易.系辞下》:“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孔颖达疏:“言聪明知达之士,观此卦下彖辞,则能思虑有益以过半矣。”三国.魏.嵇康《声无哀乐论》:“

  • 憗遗

    源见“不憗遗”。特指前代留下的元老。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乘之周麾,遍劳憗遗。”

  • 赐骸骨

    源见“乞骸骨”。谓赐还骸骨归葬故里。古代官吏请求皇上批准退休的婉词。《史记.项羽本纪》:“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明史.刘之纶传》:“乞削臣今官,赐骸骨。”【词语赐骸骨】   汉

  • 鸡林声价

    同“鸡林诗价”。杨锡章《西江月.天梅变雅楼三十年诗征题辞》词:“鸡林声价笔生香,海外闻风倾向。”【词语鸡林声价】   汉语大词典:鸡林声价

  • 额手庆

    同“额手称庆”。清沈起凤《谐铎.虎痴》:“母女方额手庆,忽一虎曳尾而来,径登堂上。”【词语额手庆】   汉语大词典:额手庆

  • 自崖而反

    比喻超然独往,使人望尘莫及。反,同“返”。《庄子.山木》:“君其涉于江而浮于海,望之而不见其崖,愈往而不知其所穷。送君者皆自崖而反,君自此远矣。”偏正 送行之辞。送人到水岸边,不能再送了就返回。语出《

  • 击柱

    源见“拔剑论功”。指君臣礼仪缺失。《隋书.经籍志一》:“汉氏诛除秦 项,未及下车,先命叔孙通草绵?之仪,救击柱之弊。”【词语击柱】   汉语大词典:击柱

  • 换鹅经

    源见“换鹅书”。指王羲之所书的《黄庭经》。宋苏舜钦《丹阳子高得逸少瘗鹤铭于焦山之下来求诗因作长句以寄》:“山阴不见换鹅经,京口今存《瘗鹤铭》。”亦指精妙的书帖。宋黄庭坚《送舅氏野夫之宣城》诗之二:“谢

  • 青牛游

    源见“紫气东来”。指隐遁或出游。唐骆宾王《秋日饯陆道士陈文林》诗:“青牛游华岳,赤马走吴宫。”

  • 后起之秀

    《世说新语.赏誉》:“范豫章谓王荆州:‘卿风流俊望。真后来之秀!’王曰:‘不有此舅,焉有此甥?’”范豫章:范宁,字武子,在东晋任豫章太守。王荆州:王忱,字元达,曾官荆州刺史。按,王忱为范宁的外甥。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