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鹜嫁
《三国志.魏书.朱建平传》:“初,颍川荀攸、钟繇相与亲善。攸先亡,子幼。繇经纪其门户,欲嫁其妾。与人书曰:‘吾与公达曾共使朱建平相,建平曰:“荀君虽少,然当以后事付钟君。吾时啁之曰:“唯当嫁卿阿骛耳。”何意此子竟早陨没,戏言遂验乎!今欲嫁阿骛,使得善处。’”
三国魏颍川荀攸妾名叫阿骛。荀攸死后,友人钟繇不意原先相面时“嫁阿骛”的戏言,竟成为为阿鹜觅婿的现实。后用为咏友妻妾之典。
唐.杜牧《池州李使君没后十一日处州新命始到后见归妓感而成诗》:“巨卿哭处云空断,阿骛归来月正明。”
《三国志.魏书.朱建平传》:“初,颍川荀攸、钟繇相与亲善。攸先亡,子幼。繇经纪其门户,欲嫁其妾。与人书曰:‘吾与公达曾共使朱建平相,建平曰:“荀君虽少,然当以后事付钟君。吾时啁之曰:“唯当嫁卿阿骛耳。”何意此子竟早陨没,戏言遂验乎!今欲嫁阿骛,使得善处。’”
三国魏颍川荀攸妾名叫阿骛。荀攸死后,友人钟繇不意原先相面时“嫁阿骛”的戏言,竟成为为阿鹜觅婿的现实。后用为咏友妻妾之典。
唐.杜牧《池州李使君没后十一日处州新命始到后见归妓感而成诗》:“巨卿哭处云空断,阿骛归来月正明。”
同“大匠运斤”。清蒲松龄《十二月代郑氏与许某启》:“自分沟中断梗,无劳大匠之斧斤;何意爨下朽株,竟辱达人之鉴赏。”
旧题唐.柳宗元《龙城录》:“开元六年,上皇与申天师、道士鸿都客,八月望日夜,因天师作术,三人同在云上游月。中过一大门,在月光中飞浮,宫殿往来无定,寒气逼人,露濡衣袖皆湿。顷见一大宫府,榜曰‘广寒清虚之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五:“欧阳公居永丰县(今属江西)之沙溪,其考崇公葬焉,所谓泷冈阡是也。厥后,奉母郑夫人之丧归合葬。载青州石镌《阡表》,石绿色,高丈余,光可鉴。”泷冈,山冈名,在江西省 永丰县南凤
《旧唐书.韩愈传》:“愈至潮阳,既视事,询吏民疾苦,皆曰‘郡西湫水有鳄鱼,卵而化,长数丈,食民畜产将尽,以是民贫’。”韩愈因祭湫水,写《祭鳄鱼文》。其夕,“有暴风雷起于湫中。数日,湫水尽涸,徙于旧湫西
南朝.宋.刘义庆撰《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王徽之)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戴逵),时戴在剡(今浙江嵊县),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
源见“桑间濮上”。指侈靡淫乱的音乐。南朝 梁萧统《〈文选〉序》:“《关雎》《麟趾》,正始之道著;桑间 濮上,亡国之音表。”偏正 灭亡国家的音乐。也指象征国家灭亡的音乐。后多比喻萎靡轻浮的音乐。语出《礼
见〔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主谓 吊,慰问。只有自己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形容孤单,犹“形单影只”。三国魏·曹植《上责躬表》:“~,五情愧赧。”马车《说书人》:“既便碰了面,也尽量不呆太长的时间,总找个借
源见“不为五斗米折腰”。泛称地方低级官吏。唐白居易《旱热》诗:“忽思公府内,青衫折腰吏。”唐韦应物《赠王侍御》诗:“自叹犹为折腰吏,可怜骢马路傍行。”【词语折腰吏】 汉语大词典:折腰吏
同“汉皋解佩”。明李梦阳《见素林公以咏怀六章见寄》诗之四:“潭起汉娥留佩赋,井传王粲倚楼题。”
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三:“晋太康二年冬大寒,南洲人见二白鹤语于桥下,曰:‘今兹寒不减尧崩年也。’于是飞去。”传说晋代曾有人见二只白鹤在桥下议论天寒后飞走。后以“鹤归”、“天寒白鹤归”作咏桥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