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童水中龙
《晋书.羊祜传》:“又时吴有童谣曰:‘阿童复阿童,衔刀浮渡江。不畏岸上兽,但畏水中龙。’祜闻之曰:‘此必水军有功,但当思应其名者耳。’会益州刺史王濬征为大司农,祜知其可任,濬又小字阿童,因表留濬监益州诸军事,加龙骧将军,密令修舟楫,为顺流之计。”濬同浚。
晋荆州大都督羊祜听到“阿童复阿童”,“但畏水中龙”童谣后,知伐吴水军当立功,但不知应在谁人身上。后王濬征为大司农,祜知其可任,又小名阿童,正应谣谚,故委任王濬准备伐吴之事。
唐.李贺《王浚墓下作》诗:“人间无阿童,犹唱水中龙。”
《晋书.羊祜传》:“又时吴有童谣曰:‘阿童复阿童,衔刀浮渡江。不畏岸上兽,但畏水中龙。’祜闻之曰:‘此必水军有功,但当思应其名者耳。’会益州刺史王濬征为大司农,祜知其可任,濬又小字阿童,因表留濬监益州诸军事,加龙骧将军,密令修舟楫,为顺流之计。”濬同浚。
晋荆州大都督羊祜听到“阿童复阿童”,“但畏水中龙”童谣后,知伐吴水军当立功,但不知应在谁人身上。后王濬征为大司农,祜知其可任,又小名阿童,正应谣谚,故委任王濬准备伐吴之事。
唐.李贺《王浚墓下作》诗:“人间无阿童,犹唱水中龙。”
《孔丛子.论书》:“王者前有疑,后有丞,左有辅,右有弼,谓之四近。”后以“左辅右弼”指帝王或太子左右的辅佐近臣。晋潘尼《乘舆箴》:“左辅右弼,前疑后丞。一日万机,业业兢兢。”并列 辅、弼,辅佐。①辅政
源见“乘槎”。本指传说中八月里按期通往天河的船筏,借指如期往来的船只。唐杜甫《秋兴》诗之二:“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词语八月槎】 汉语大词典:八月槎
鹄( ㄏㄨˊ hú ):天鹅。鹜( ㄨˋ wù ):家鸭。 刻画天鹅不成功,但还像家鸭。 比喻学习虽未成功,但仍有收获。语出汉.马援《戒兄子严敦书》:“效(龙)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
同“负戴”。清钱谦益《效坡公上巳作》诗:“夫负妻戴良可师,鹭侣鸥盟终不改。”并列 夫妻远徙避世,不慕荣利。语本汉·刘向《列女传·楚接舆妻》:“春秋时,楚狂接舆躬耕而食。楚王使人聘之,请为治淮南。接舆笑
《聊斋志异.青蛙神》:“且盎盂相敲,皆臣所为,无所涉于父母。”盎盂是古时候的两种盛器,盎口小而肚大,盂敝口。后以盎盂相敲比喻家中发生争吵、口角。亦作“盎盂相击。”《儿女英雄传》三一回:“只就他夫妻三个
宋苏轼《三朵花》诗序:“吾州有异人,常戴三朵花,莫知其姓名,郡人因以‘三朵花’名之。能作诗,皆神仙意。”后因以冠簪“三花”指修炼得道。金元好问《同希颜钦叔玉华谷还会善寺即事》诗之二:“铁笛不曾从二草,
《史记.萧相国世家》:“淮阴侯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阳侯……上已闻淮阳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千户,令卒五百人,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召平独吊。召平者,故秦东陵侯。……召平谓相国曰:‘祸自
同“积微致著”。南朝 宋何承天《上历新法表》:“夫圆极常动,七曜运行,离合去来,虽有定势,以新故相涉,自然有毫末之差,连日累岁,积微成著。”兼语 事物细微时不为人知,经长期积累发展,就会日益显著,被人
源见“妾换马”。形容女子美艳可爱。明梅鼎祚《玉合记.诇约》:“料我郎君虽无粉黛三千,不少金钗十二,尚堪换马,何况赠君!”【词语换马】 汉语大词典:换马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初,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皇于飞,和鸣锵锵。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正于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晋.杜预注:“雄曰凤,雌曰皇,雄雌俱飞,相和而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