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闻鸡起舞

闻鸡起舞

闻:听到。听到鸡鸣就起来舞剑,比喻有志之士及时奋发。祖逖(266-321年),字士稚,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县北)人。出身士家大族,十六岁始读书,遍涉古今,见者谓祖逖有赞世之才。西晋末,中原大乱,率族南渡,愍帝司马邺建兴元年(公元313年),力主北伐,率部渡江北上,收复黄河以南地区,但因东晋内部纠纷迭起,对他不加支持,忧忿而死。祖逖少时和刘琨都为司州主簿,并有英雄气魄,两人经常谈论时事,关系日益紧密,以至于同床共寝,半夜里祖逖听到荒野鸡叫,便把刘琨踢醒说:“这不是让人讨厌的声音啊。”于是便起来练习舞剑。

【出典】:

晋书》卷62《祖逖传》1694页:“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例句】:

旧唐书·韩混传》:“今见播逐,恐失人心,人心一摇,则有闻鸡起舞者矣。” 宋·陆游《投梁参政》诗:“鸡鸣何预人,推枕中餐起。” 陆游《夜归偶怀故人独孤景略》:“刘琨死后无奇士,独听荒鸡泪满衣。” 宋·张元干《卜算子》:“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鸣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祝唐二赋》:“欢娱嫌夜短,惟求却日挥戈;寂寞恨更长,那计闻鸡起舞。”


连动 听到鸡叫,就起床练舞。形容有志者及时发奋。语本《晋书·祖逖传》:“(逖)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清·孙雨林《皖江血·兴学》:“~心还壮,造时势,先鞭不让。”△褒义。多用于描写人们势力、发奋方面。→奋发图强 自强不息 →宰予昼寝 朽木不雕。也作“鸡鸣起舞”。


【典源】《晋书·祖逖传》:“ (祖逖)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世说新语·赏誉》“刘琨称祖车骑”条注引 《晋阳秋》亦载,但无起舞事。

【今译】 东晋祖逖与刘琨年轻时同为司州主簿,两人友情亲密,共被同寝。半夜听见鸡提前叫了,祖逖踢醒刘琨说:“这并非不吉利的叫声。”于是两人起来操练。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怀有壮志,思图奋发,激励自己或友人。

【典形】荒鸡非恶声、鸡鸣舞剑、惊荒鸡、刘琨听鸡、听鸡、闻鸡、闻鸡起舞、闻鸡人、闻鸡志、闻鸡祖逖、舞荒鸡、舞刘琨、中夜舞、祖生鸡、祖生夜舞、蹴刘琨、闻声舞、越石壮心、对舞共刘琨、起舞闻鸡、闻鸡伴侣、闻鸡看剑、夜枕闻鸡、志士鸡鸣、鸡鸣起舞、起舞心、闻鸡舞、中宵舞、对榻舞鸡声。

【示例】

〔荒鸡非恶声〕 宋·陆游《冬夜独酌》:“一樽浊酒有妙理,十里荒鸡非恶声。”

〔鸡鸣舞剑〕 元·马致远《泰华山陈抟高卧》:“我往常鸡鸣舞剑学刘琨,看三卷天书,名八门壬遁。”

〔惊荒鸡〕 清·归庄《董榕庵招集郊居》:“息影只今同病鹤,壮心空复惊荒鸡。”

〔刘琨听鸡〕 元·汪元亨《朝天子·归隐》:“叹苏卿牧羝,笑刘琨听鸡,睡不足三竿日。”

〔听鸡〕 宋·张元干《过宿赵次张郊居》:“听鸡休起舞,且共论天骄。”

〔闻鸡起舞〕 清·王摅《过燕昭王墓》:“珠帘甲帐俱零落,犹自闻鸡起舞频。”

〔闻鸡人〕 清·计元坊《励志诗》:“愿师闻鸡人,无蹈嵇阮迹。”

〔闻鸡志〕 清·黄鷟来《赠张四明西》:“青云早识闻鸡志,碧汉遥悬买骏图。”

〔闻鸡祖逖〕 元·白朴《水龙吟·用前韵赠答光辅》:“尽闻鸡祖逖,中宵狂舞,蹴刘琨起。”

〔舞荒鸡〕 金·元好问《送王亚夫举家归武昌》:“春风两淮多鼓鞞,军中少年舞荒鸡。”

〔舞刘琨〕 唐·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

〔中夜舞〕 唐·杜甫《伤春》之五:“得无中夜舞,谁忆大风歌。”

〔祖生鸡〕 宋·陆游《枕上》:“慵占贾谊鵩,空感祖生鸡。”

〔祖生夜舞〕 明·李东阳 《闻鸡行》:“城头鸡鸣声不恶,祖生夜舞司州幕。”


【词语闻鸡起舞】  成语:闻鸡起舞汉语词典:闻鸡起舞

猜你喜欢

  • 东窗事犯

    同“东窗事发”。明郎瑛《七修类稿.辩证五.东窗事犯》:“岳武穆戏文《何立闹酆都》,世皆以为假设之事,乃为武穆泄冤也。予尝见元之平阳孔文仲有《东窗事记》乐府,杭之金人杰有《东窗事犯》小说。”见“东窗事发

  • 祁奚之荐

    《左传.襄公三年》及《襄公二十一年》、《国语.晋语七》、《史记.晋世家》等载:春秋 晋国大夫祁奚告老,将辞中军尉职事。晋悼公问谁可承接,祁奚先推荐仇人解狐。复问,又荐举其子祁午。时人因而有“外举不弃仇

  • 如荼如火

    同“如火如荼”。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故德皇以如荼如火之热心,思扩张海军。”见“如火如荼”。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故德皇以~之热心,思扩张海军。”【词语如荼如火】  成语:如荼如火汉语

  • 析圭儋爵

    《文选.扬雄〈解嘲〉》:“析人之珪,儋人之爵。”张铣注:“言当分人君之珪,以为上列之诸侯,荷人君之重爵。”后因以“析圭儋爵”谓任官受爵。明宋濂《叶秀发传赞》:“当金人陷蕲,士大夫析圭儋爵者,或纳款卖降

  • 千方百计

    想尽一切办法。宋代朱熹《朱子语类.论语》:“譬如捉贼相似,须是著起气力精神,千方百计去赶捉他。”又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七回:“再者:这里老太太们为姑娘的病体,千方百计请好大夫配药诊治,也为是姑娘

  • 改弦辙

    同“改弦易辙”。明 张敬修《文忠公行实》:“第恐沿习久则玩,玩则弗震,颓靡久则壅,壅则弗行,不得不稍稍改弦辙而淬厉之。”【词语改弦辙】   汉语大词典:改弦辙

  • 眉绕山

    源见“远山眉”。形容女子双眉修美。唐温庭筠《江南曲》诗:“前年学歌舞,定得郎相许。连娟眉绕山,依约腰如杵。”

  • 儿童迎细侯

    源见“竹马交迎”。称颂地方良吏施行德政,深受欢迎。宋苏轼《次韵周开祖长官见寄》:“初闻父老推谢令,旋见儿童迎细侯。”细侯,郭伋字。

  • 卖赋人

    源见“长门赋”。指汉司马相如。亦泛指文才极高之人。明李开先《宝剑记》三一出:“郎非卖赋人,妾岂听琴妇。”【词语卖赋人】   汉语大词典:卖赋人

  • 颠夭

    《尚书.周书.君奭》:“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亦惟有若虢叔,有若闳夭,有若散宜生,有若泰颠,有若南宫括。”旧题汉.孔安国传:“凡五臣佐文王为胥附、奔走、先后、御侮之任。”颠夭是周文王的贤臣泰颠、闳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