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长林丰草

长林丰草

晋.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吾每读向子平(即向长,王莽时有人举他为官,他坚辞不受,入山隐居。)、台孝威(即台佟,东汉初隐士,采药为业。)传,慨然慕之,想其为人。……又读庄、老,重增其放,故使荣进之心日颓,任实之情转笃。此犹禽鹿,少(shào)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蹈汤火,虽饰以金镳(音biāo,马嚼环),飨以佳肴,愈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

旧时用“长林丰草”指隐者所居住的地方。

元代脱脱、阿鲁图等纂修《金史.赵质传》:“命之官,固辞曰:‘臣僻性野逸,志在长林丰草;金镳玉络,非所愿也。’”


并列 幽深的树林,茂盛的野草。指禽曾栖止的山林草野。也喻指隐居之所。语本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此犹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蹈汤火。虽饰以金镳,飨以嘉肴,愈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儒林外史》8回:“每怀~之思。”△用于描写山野草木,或用于描写隐逸生活。↔牛山濯濯。也作“长林茂草”。


【词语长林丰草】  成语:长林丰草汉语词典:长林丰草

猜你喜欢

  • 郑五

    同“郑五歇后”。清易本烺《云杜故事》:“予闻之,因理前梦,为诵本诗集句:‘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泫然曰:‘公作郑五告之矣!’”【词语郑五】   汉语大词典:郑五

  • 窥豹

    同“窥豹一斑”。明陈汝元《金莲记.构衅》:“书生见识终窥豹,藐公卿那些忠告。”【词语窥豹】   汉语大词典:窥豹

  • 移柳

    北周.庾信《庾子山集》卷二《哀江南赋》:“钓台移柳,非玉关之可望;华亭鹤唳,岂河桥之可闻。”北周诗人庾信在《哀江南赋》中有“钓台移柳,非玉关之可望”句,意为:故乡的钓台杨柳,岂是远在玉门关外的征人所能

  • 大有功于名教

    名教:封建社会的礼仪教化。 对维护礼仪教化有很大功劳。语出宋.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明.莫是龙《笔麈》:“昙阳事,大有功于名教。”注:“昙阳为王锡爵女,许

  • 双飞凫

    源见“王乔凫舄”。指县令的行踪。清吴嘉纪《送吴后庄归湾沚》诗:“亲爱从此感,怅望双飞凫。”

  • 齐奴

    源见“齐奴物”。指石崇。唐王涣《惆怅》诗之七:“齐奴不说平生事,忍看花枝谢玉楼。”【词语齐奴】   汉语大词典:齐奴

  • 早为之所

    早点安排他一个适当处所。 表示要及早采取防范措施。语出《左传.隐公元年》:“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南史.徐摛传》:“领军朱异谓所亲曰:‘徐叟出入两宫,渐来见逼,我须早为之所。’”唐.

  • 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殆:危险。 知道适可而止就没有危险,还可以保持长久。 戒人不要贪得无厌。语出《老子》四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五代.南唐.潘佑《为李后主与南汉后主第二书》:“玉帛朝聘之礼才出于境,

  • 丁一卯二

    元剧俗语,犹如说的的确确。“卯”又作“确”“丁”又作“的”。元代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要说个丁一卯二,不许你差三错四。”无名氏《杀狗劝夫》第四折:“我说的丁一确二,你说的巴三览四。”又关汉卿《蝴蝶

  • 侯景未擒

    《南史》卷八十《贼臣传.侯景传》:“高澄又遣慕容绍宗追景……景军溃散,丧甲士四万人,马四千匹,辎重万余两。乃与腹心数骑自硖石济淮,稍收散卒,得马步八百人……昼夜兼行,追军不敢逼。使谓绍宗曰:‘景若就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