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漆室忧葵”。借指忧国之心。宋孔平仲《和经父寄张绩》诗之二:“但存漆室葵心在,莫学荆山玉泪哀。”
颐:面颊。解颐:欢笑。匡衡字稚圭,东海承(今山东苍山兰陵镇)人。匡衡父辈世代务农,到了匡衡这一代才读书好学。家境贫寒,匡衡为人干农活来补贴家用,精力特别充沛。当时文士们都这样称赞匡衡:“当没人能解说《
源见“庄周梦蝶”。形容恍惚莫辨。唐戴叔伦《赠韦评事儹》诗:“是非园吏梦,忧喜塞翁心。”
源见“辽东鹤”。指重返故地。元邓文原《祖孝子求母诗》:“凤钗一折悲谁语,鹤表重归乐自喜。”
《汉书.隽不疑传》:“不疑冠进贤冠,带櫑具剑,佩环玦。”东汉.应劭注:“櫑具,木标首之剑,櫑落壮大也。”晋.晋灼注:“古长剑首以玉作井鹿卢形,上刻木作山形,如莲花初生未敷时。今大剑木首,其状似此。”《
同“河图洛书”。三国 魏曹植《文帝诔》:“河龙洛龟,凌波游下。”
源见“掣肘”。借指地方良吏受牵制。清卢道悦《偶感再和时斋韵》:“难舒单父肘,耻学楚宫腰。”
源见“新亭对泣”。表示忧国忧时。筱波山人《爱国魂》一出:“咳!教这举世顽聋谁猛省?泣下新亭,遍泣新亭,则索砥柱狂澜,力挽天心。”
源见“留侯借箸”。指出谋划策。清黄遵宪《题樵野丈运甓斋话别图》诗:“恨不后车从,参与前箸筹。”【词语前箸筹】 汉语大词典:前箸筹
言其不畏人言,我行我素。邓绾(1028-1086年)字文约,宋成都双流(今四川双流)人,举进士,为礼部第一。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为宁州(今甘肃宁州)通判。当时,王安石深得神宗信任,专执朝政,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