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镊鬓

镊鬓

古文苑》卷七晋.左思《白发赋》:“星星白发,生于鬓垂。虽非青蝇,秽我光仪。策名观国,以此解疵。将拔将镊,好爵是縻。”

晋文士左思在《白发赋》中,描述有为了升迁就拔去白发,以美仪容。后遂用为咏镊鬓或用世之典。

唐.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五:“东柯遂疏懒,休镊鬓毛斑。”


【词语镊鬓】   汉语词典:镊鬓

猜你喜欢

  • 真臞

    源见“臞儒”。指有操守、才能的隐士。金元好问《病中》诗:“膏粱无急变,山泽有真臞。”

  • 掷刀对泣

    《三国志.吴志.张昭传》:“权以公孙渊称藩,遣张弥、许晏至辽东拜渊为燕王,昭谏……权不能堪,案刀而怒。……昭熟视权曰:‘臣虽知言不用,每竭愚忠者,诚以太后临崩,呼老臣于床下,遗诏顾命之言故在耳。’因涕

  • 冬烘学究

    见“冬烘先生”。【词语冬烘学究】  成语:冬烘学究汉语大词典:冬烘学究

  • 借客探丸

    源见“探丸借客”。谓帮助他人报仇而为非作歹。唐崔颢《代闺人答轻薄少年》诗:“儿家夫婿多轻薄,借客探丸重然诺。平明挟弹入新丰,日晚挥鞭出长乐。”【词语借客探丸】   汉语大词典:借客探丸

  • 射鲋

    《周易.井》:“井谷射鲋,瓮敝漏。”鲋,此处指井中的蝦蟆。瓮,此指吊于井中汲水的陶罐。《易》文是说,从井口用弓矢射井中的蝦蟆,这不仅是小题大作,不值得;而且由于方式方法不对,可能要把提水的陶器射穿,使

  • 向平愿了

    东汉向平,于子女婚嫁之事已毕后,即不问家事,外出游五岳名山,不知所终。事见《后汉书.逸民.向平传》。唐代白居易《闲吟赠皇甫郎中亲家翁》:“早为良友非交势,晚接嘉姻不失亲。最喜两家婚嫁毕,一时抽得向平身

  • 留文

    《史记.留侯世家》:“汉六年正月……乃封张良为留侯。”《史记》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孝惠二年,相国何卒,谥为文终侯。”汉初三杰中萧何为相国,谥为文终侯。张良封为留侯。两人合称为留文。后遂用为咏美功

  • 会子

    南宋发行的一种纸币。《宋史.食货志下三》:“会子、交子之法,盖有取于唐之飞钱。(绍兴)三十年,户部侍郎钱端礼被旨造会子,储见钱,于城内外流转,其合发官钱,并许兑会子输左藏库。明年,诏会子务隶都茶场。三

  • 瑶华音

    旧时对他人书信的美称。南朝齐谢朓《答吕法曹》诗:“惠而能好我,向以瑶华音。”【词语瑶华音】   汉语大词典:瑶华音

  • 观者如垛

    同“观者如堵”。垛,指墙。《水浒传》一〇一回:“此时琼英这段事,东京已传遍了。当时观者如垛。”见“观者如堵”。《水浒传》101回:“此时琼英这段事,东京已传遍了。当日~。”【词语观者如垛】  成语: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