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金碗玉鱼

金碗玉鱼

源见“金碗”、“玉鱼”。指殉葬品,先朝遗物。清杨绳武《孝陵》诗:“金碗玉鱼无恙在,不须清泪滴铜仙。”


【典源】 《太平御览》 卷八十八引《汉武故事》曰:“邺县又有一人,于市货玉杯,吏疑其御物,欲捕之,因忽不见。县迷其器,推问,又茂陵中物也。(霍) 光自呼吏问之,说市人形貌。如先帝。光于是嘿 (mo) 然。”唐·韦述《两京新记》:“长安大明宫宣政殿,每夜见数十骑衣鲜丽,游往其间,高宗使巫祝刘明奴、王湛然问所由。鬼曰:‘我是汉楚王戊太子,死葬于此。’明奴等曰:‘按汉书,戊与七国反,诛死无后,焉得有子葬于此?’鬼曰:‘我当时入朝,以路远不从坐,后病死,天子于此葬我,汉书自有遗误耳。’明奴因宣诏与改葬。鬼喜曰:‘我昔日亦是近属豪贵,今在天子宫内,出入不安,改卜极幸甚。我死时天子敛我玉鱼一双,今犹未朽,必以此相送,勿见夺也。’明奴以事奏闻。及发掘,玉鱼宛然,自是其事遂绝。”

【今译】 传说汉昭帝时邺县有一人在集市上卖玉杯,官吏发现,疑为宫中御物,准备捉捕他,那人忽而不见。县上呈送玉杯,经考查才知是汉武帝茂陵中的葬物。霍光亲自盘诘官吏,官吏叙述卖玉杯人状貌,霍光觉得很像汉武帝,于是默然不问。又传说唐高宗时,长安宣政殿中每夜有数十鬼骑出游,衣着鲜丽。高宗派巫者去询问原由。鬼说:“我是汉楚王戊太子,死后葬于此地。”巫者问明后宣诏为其改葬,鬼非常高兴,说他死时皇帝曾给一双玉鱼随葬,今愿赠送。改葬时,果然发现玉鱼,以后殿中再无鬼游之事。

【释义】 后以此典表现帝王、先朝遗事。

【典形】 金碗、金碗出人间、金碗玉鱼、卖玉碗、玉杯、玉碗、玉碗人间现、玉鱼金碗、玉鱼、金碗泪。

【示例】

〔金碗〕 宋·汪元量《钱唐》:“事去玉环沉异域,愁来金碗出佳城。”

〔金碗出人间〕 唐·杜甫《诸将》:“昨日玉鱼蒙葬地,早时金碗出人间。”

〔金碗玉鱼〕 清·杨绳武《孝陵》:“金碗玉鱼无恙在,不须清泪滴铜仙。”

〔卖玉碗〕 南朝梁·沈约《解佩去朝市》:“一朝卖玉碗,眷眷惜余香。”

〔玉杯〕 宋·钱惟演《汉武》:“甘泉祭罢神光灭,更遣人间识玉杯。”

〔玉碗〕 明·何景明《皇陵》:“玉碗留天地,金灯照寂寥。”

〔玉碗人间现〕 宋·陈师道《古墨行》:“初闻桥山送弓剑,宁知玉碗人间现。”

〔玉鱼金碗〕清·黄鷟来《送张四明西之秦》:“汉寝唐陵久已空,玉鱼金碗知何所。”


猜你喜欢

  • 红紫夺朱

    谓红、紫以间色夺朱。比喻以邪夺正。《论语.阳货》:“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邢昺疏:“此章记孔子恶邪夺正也。恶紫之夺朱也者,朱,正色;紫,间色之好者。恶其邪好而夺正色也。”亦作“红

  • 韩寿分香

    同“韩寿偷香”。后蜀欧阳炯《春光好》词:“虽似安仁掷果,未闻韩寿分香。”见“窃玉偷香”。后蜀·欧阳炯《春光好》:“虽似安仁掷果,未闻~。”【词语韩寿分香】  成语:韩寿分香汉语大词典:韩寿分香

  • 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

    意谓礼物虽轻微而情意深重。语出《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一引《复斋漫录》:“谚云:‘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鄙语也。(黄)山谷取以为诗,《谢陈适用惠纸》云:‘千里鹅毛意不轻。’”《镜花缘》五0回:“他

  • 千奴

    同“千头木奴”。宋苏轼《食柑》诗:“坐客殷勤为收子,千奴一掬奈吾贫。”【词语千奴】   汉语大词典:千奴

  • 蜡丸

    古时以书状封于蜡中,防其泄漏及水湿,称“蜡丸”。《新唐书.颜真卿传》:“肃宗已即位灵武,真卿数遣使以蜡丸裹书陈事,拜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颜真卿:唐大臣、书法家。安禄山叛乱,他联络从兄杲卿起兵抵抗,合

  • 半死龙门树

    参见:半死桐

  • 待王弘

    源见“白衣送酒”。谓盼望与朋友饮酒、赏菊。唐皮日休《军事院霜菊盛开因书一绝寄上谏议》:“已过重阳三十日,至今犹自待王弘。”

  • 诗正而葩

    谓《诗经》意正而辞美。唐代韩愈《进学解》:“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诘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姚:

  • 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参见: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见“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老舍《小坡的生日·上学》:“南星摸着头上的大包,颇有点‘~’的神气。”【词语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成语: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 飞蝇吊

    源见“青蝇吊客”。慨叹身后萧条。清赵翼《吟芗殁于京邸其子孝方扶柩过扬》诗:“死有飞蝇吊,生常借马骑。”